斯基|聊聊关于塔可夫斯基的10件事( 二 )


在塔可夫斯基看来 , 自己电影中的“神秘感” , 或者说“灵性” , 是那些“丧失了最简单直接的情感审美能力”的观众无法体会的 。
这些人只会质疑 , 反问:“为什么?目的是?意义是?”
事实上 , 他的电影只有“天真简单”的观众才能领悟——
因为他们会让自己的思维自由发散 , 于是可以享受“审美层面最直接、最单纯的情感” 。
艺术家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世界 , 强迫人们要么选择相信 , 要么选择抗拒(或许因为不相关 , 或许因为不可信) 。
在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 , 艺术家必须尽可能抑制个人观点 , 因为这同他所感知到的世界的图像相比无足轻重 。
斯基|聊聊关于塔可夫斯基的10件事
文章图片

斯基|聊聊关于塔可夫斯基的10件事
文章图片

斯基|聊聊关于塔可夫斯基的10件事
文章图片

斯基|聊聊关于塔可夫斯基的10件事
文章图片

《飞向太空》剧照
4. “区不代表什么 , 区就是区”
塔可夫斯基不赞成人们对其作品进行象征性的解读 。
“人们经常问我:区是什么?又象征着什么?他们还围绕这类问题展开了大胆的猜测 。
面对这样的提问 , 我经常会感到生气和绝望 。 就像我的电影中出现的其他场景一样 , 区不代表什么 。 区就是区 。 ”
相对于容易破解的象征 , 塔可夫斯基更愿意去追求俄国象征主义大师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夫作品中的那种超凡脱俗、充满魔力的形象 。
他充分认同伊万诺夫对象征的看法:
“一个意境只有在可以拥有无穷无尽的含义时 , 才能被称作象征 。
象征通过自身的神秘(象形的、魔幻的)语言 , 传达了普通语言不能表达的暗示和线索 。 它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外在或不同的思想 , 但在其最深处 , 它依然是神秘莫测的……”
5. 俄罗斯东正教导演 , 不如电影本身重要
塔可夫斯基是一位创造者 。
他根据纯粹的主观标准去选择影像资料 , 并让它们成为影片的“神经中枢和心脏” 。
他的观众必须无条件地信任他:“这就好比宗教信仰 。 想要真正相信上帝 , 哪怕只是感受到那种精神需求 , 一个人就需要独特的灵魂和精神信仰的潜能 。 ”
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中 , 宗教的影子经常出现 , 因此他经常被称作俄罗斯东正教导演 , 但这并不是他的艺术追求 。
以《潜行者》为例 , 虽然电影引用了《启示录》的段落 , 提到了耶稣前往以马忤斯的故事 , 出现了施洗约翰的形象 , 且主角之一(无论是追求严肃还是讽刺)还在剧中一度戴起了荆棘冠 。
但所有这些宗教元素更多都还是为了电影效果 , 至少 , 它们的含义是模糊的 。
即便是直接讨论宗教问题 , 塔可夫斯基也不希望人们为此得出狭隘的宗教观 。
他说:“我是否拥有宗教信仰——异教、天主教、新教还是基督教 , 这些都不重要 。 重要的是电影本身 。 ”
斯基|聊聊关于塔可夫斯基的10件事
文章图片

燃烧-《镜子》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