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川端康成逝世50年|没有川端的“川端路”( 二 )


大阪天满宫人气很旺 , 同九州太宰府的天满宫并称日本各地“天满宫”中最重要的两座 。 每逢考试升学的季节就有大批人前去参拜 。 天满宫供奉日本的“学问之神”菅原道真 。 他是平安时代的学者、诗人和政治家 , 11岁就能写优美的汉诗 , 也是位少年天才 。 可惜因谗言被贬至九州 , 郁郁而终 。 据说死后怨气极深 , 化为怨灵 , 由此出现了将他神格化的“天满信仰” 。
奈良时代 , 公元650年 , 孝德天皇建了一座大将军神社镇守城市西北 , 后又称为天神之森 。 平安时代 , 公元910年 , 菅原道真被贬后 , 在前往太宰府的路上参拜了天神之森祈求平安 。 他去世后大约50年 , 天神之森神社前一夜之间长出7棵松树 , 每晚枝头都会发光 。 听说此事 , 村上天皇便在此地修了这座大阪天满宫以告慰菅原道真 。
在天满宫旁边出生的川端康成或许也受过天满大神的点化 。 不过这于他个人而言是保佑还是诅咒 , 实在难以说清 。 出生不久即与父母死别的他 , 3岁上便离开出生地去了茨木 。 中学毕业后 , 川端康成进了旧制“一高” , 即现在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的前身 。 一高是东大的预备校 , 川端康成沿着这条路 , 毫无意外地进东大、毕业 。 当时 , 学校的治学理念是“文武”双全 。 悬挂于学校讲堂正面的“文人”表率是菅原道真 , “武人”表率则是平安时代的武官坂上田村麻吕 。
川端康成|川端康成逝世50年|没有川端的“川端路”
本文图片

川端康成诞生之地 作者摄于大阪
顺便提下 , 比川端康成早5年毕业于一高 , 沿着同样的精英路线毕业于东大的还有一位我深爱的作家 , 郁达夫 。 只不过郁达夫中途从一高又去了八高 , 因此进东大只比川端早了1年 。 无需特意比较二人 , 也能感到他们纤细忧伤的共通之处 。 川端康成曾经在《不灭的美》中说:“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 。 ”平安时代唐风盛行 , 平安文化受到唐朝文化的强烈影响 。 川端的“私小说”和郁达夫的“自叙传”实在可以看作是中日文化互诉乡愁的极好体现 。
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是根据他自己在一高时 , 假期去伊豆旅行的经历写成的 。 那是时年19岁的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单身旅行 。 在小说中 , 20岁的一高生独自旅行 , 遇到了一行六人的流浪艺人并倾心于其中一位年轻的舞女 。 孤独的行旅、萌动的情愫、一段纯粹的没有情节的故事 , 在日本6次搬上银幕 , 舞女的饰演者包括了田中绢代、美空云雀、吉永小百合这样响亮的名字 。 而第六位饰演者山口百惠更是让“伊豆舞女”在中国家喻户晓 。 当年15岁的山口百惠清新自然 , 三浦友和英气逼人 , 《伊豆的舞女》是他们演艺辉煌的开端 , 也成就了二人一生携手的佳话 。
我在日本的第一次单独旅行也去了伊豆 。 郁达夫的学生时代同样曾宿于热海的温泉并赋诗 。 这不是相互效仿 , 但也并非完全偶然 。 因为 , 想要从东京像模像样去旅个行 , 又不要太远、不消太多钱 , 那么箱根、伊豆和热海的温泉地是自然的上好选择 。 虽是旅游胜地 , 但毕竟是普通的乡村 。 有着都市没有的田园风光 , 可以一窥大自然毫无遮蔽的面影 。 明媚的海面 , 恣意流转的光影 , 如何不触动青春孤独的旅人之心呢?
川端康成|川端康成逝世50年|没有川端的“川端路”
本文图片

伊豆 城崎海岸之松
三 越后汤泽?镰仓
《雪国》是川端康成获得诺奖的作品之一 , 也是很多中国读者提到川端康成最先想到的作品 。 它的原型是新泻县的小镇越后汤泽 。 “穿过国界上那条长长的隧道 , 便是雪国 。 ”“国界”指的便是新泻县与群马县的县界 。 去往雪国必然经过大小诸多隧道 。 被称为日本车站中的“第一地洞”的土合车站就在县界附近 。 要出站或换乘 , 必须先爬上一条有462个台阶、长338米的楼梯 , 再穿过长143米、有24级台阶的通道才能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