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凉山德国人拍摄的珍贵声像带记录凉山百年前的社会风情


大美凉山德国人拍摄的珍贵声像带记录凉山百年前的社会风情

文章插图
这几年来 , 关于凉山旅游热的话题,早已不是新鲜事了 。冬天到西昌晒太阳,夏天到西昌躲清凉 , 凉山秀美的湖光山色、浓郁的民俗风情,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现在,在朋友圈晒旅途风光已经不稀奇了,更“潮”一点的数码达人,甚至会拍摄一段视频让朋友听听来自他乡的声音 。
可是,有两个德国人 , 在一百多年前就背上了相机和最早的爱迪生留声机,把大凉山的声像带回了遥远的德国 。
大美凉山德国人拍摄的珍贵声像带记录凉山百年前的社会风情

文章插图
1913年11月 , 这两名来自德国的“游客”,走进了那时还十分偏僻和神秘的凉山地区 。他们的到访,也让百年前凉山人生活的场景和歌声得以记录 。在如今的柏林人类学博物馆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档案馆 , 就保存有这对夫妻游客留下的珍贵的档案资料,让人们得以窥见100多年以前的凉山风貌 。
大美凉山德国人拍摄的珍贵声像带记录凉山百年前的社会风情

文章插图
彝族贵族少年看见外国人羞涩好奇的样子
去凉山看看
在《中国鞋子》的开头,电影的拍摄者塔玛拉?魏司讲起了她祖父母的故事:一百多年前,一个德国领事同夫人,雇了一条风帆木船,沿长江逆流而上,直至四川成都……
那是1911年,德国外交官弗里茨?魏司被委任为驻川总领事 。他经由武汉、宜昌乘船至重庆,最后到达成都 。弗里茨对成都并不陌生,早在1907年,他就在成都担任领事,他借着工作的机会在四川游览,要么骑马,要么徒步 。
大美凉山德国人拍摄的珍贵声像带记录凉山百年前的社会风情

文章插图
【大美凉山德国人拍摄的珍贵声像带记录凉山百年前的社会风情】请输入标题 bcdef
在四川西南的安宁河畔,弗里茨遇到了一个彝族人 。他觉得,彝族人有点像德国人———彝族人大多住在野外,而德国的日耳曼人最早也是住在地广人稀的森林地带,在野外建立了文明 。弗里茨想去彝族人居住的凉山地区看看,但在当时,这里被视为禁区,而清政府的官员,也不支持他这么做 。
后来,他回国休假,遇见了一个同样喜欢旅行和冒险的女人,结了婚 , 又带着新婚妻子回到中国 。
这次,弗里茨带上了相机,还有最早的爱迪生留声机 。在旅途上,他忙着拍照片,绘制地图,给地理杂志写文章 , 还要从陆路穿过印度 , 饱览风光 。在长江三峡,他则录下了纤夫们的号子声 。
重回成都,弗里茨还是念念不忘要去凉山看看 。在经历了清朝的覆灭和民国的兴起后,1913年11月,他终于成行 。这次,他没有通知任何人,就和妻子一起,悄悄前往大凉山的深处 。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百年前的声像
“当歌声响起 , 彝族人黑色的眼睛闪闪发光,随着歌声一起狂呼呐喊……我们好像触摸到了这个陌生部落的灵魂 。”弗里茨在日记中写道 。
这些歌声都被他用蜡盘录了下来 。他一共录制了30首诺苏传统民歌,这些声音保留至今 。
诺苏
是凉山等地彝族人的自称,意为“尚黑之族” 。黑彝也就是诺苏社会中的贵族和统治者 。弗里茨能进入当时十分封闭的凉山地区,是因为他通过一个人的介绍,认识了一个黑彝 。这个彝族贵族,准许这对德国夫妇,在他所管辖的领地里旅游 。
大美凉山德国人拍摄的珍贵声像带记录凉山百年前的社会风情

文章插图
当时的彝族平民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