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肖澜X张英:《心居》中都是好人,只是分寸的把握不同丨凤凰书评( 二 )


刚开始 , 你是从别的地方过来的 , 但你很快融入这个城市 , 相对再新一点来上海的人 , 你又变成“老上海人”了 , 这个概念本来就是不停变换的 , 现在“老上海人”也很难说讲上海话的就是“老上海人” 。 不同人的思路 , 以及各方面 , 已经完全融入了这座城市 , 但他们可能上海话未必说得那么好 。 “新上海人”和“老上海人”这个概念是比较难界定的 。
张 英:你应该也是上海人吧 , 《心居》里面写到这样一个上海家庭 , 有十几口人 , 经常家庭聚会 , 非常热闹 , 有各种家长里短 , 这样的家庭状况在当下的上海还经常出现吗?
|滕肖澜X张英:《心居》中都是好人,只是分寸的把握不同丨凤凰书评
本文图片

滕肖澜:有 。 至少我们家 , 是一个大家庭 , 就会经常这样的 。 阿姨、舅舅 , 他们的小辈……都在一起 , 每次聚在一起 , 也有差不多十几口到二十口了 。 据我所知 , 这样的一个大家庭平时不一定住在一起 , 但定期会有聚餐 , 会有一次相聚的时刻 , 我觉得蛮多人家都是这样的 。 平时可能不住在一起 , 但是到了一定的时间 , 过一两个礼拜 , 或者是逢年过节 , 在一起聚一聚 , 圆台面铺开 , 现在更多的不在家里吃 , 可能会在饭店 , 或者以其他形式相聚 。 我觉得 , 对于目前很多上海家庭来说 , 这种习惯都是保留的 。
张 英:上海人的家庭观念特别重吗?
滕肖澜:我觉得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 , 家庭观念都是存在的 , 这个不好比较 , 我也不知道上海人是不是特别重 , 反正我周围看到的、我了解到的 , 上海人确实比较在意亲情 , 会有这样的一种仪式感——亲戚们要在一起 , 或者怎么样 , 聊一聊 , 吃顿饭 , 那种感觉还是在的 。 相当数量的人家都保留了这种习惯 。
张 英:随着《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人世间》等经典文学获奖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 ,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 你觉得这对文学创作会有什么影响?
滕肖澜: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生态的转化 , 其实是相互成就、双赢的过程 。 好的文学作品提供这样的模板给影视 , 影视用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受众面也更广的方式 , 把它呈现出来 , 这其实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 , 我觉得还是挺好的 。
对于施源 , 我有一点感同身受
张 英:剧本《心居》保留了你原著的核心部分是什么?舍弃了哪些部分?如此取舍的背后 , 有怎样考量?
滕肖澜:从小说到剧本 , 有一个二度创作的情况在里面 。
在小说中 , 我开头是以一次大家庭聚餐开始的 , 所有的人物一下子都上来了 , 小说是我的主观角度 , 所以我可以通过我的笔 , 把所有人物的关系写出来 , 但这在剧本里肯定是不行的 。 剧本里如果一下子上来这么多人 , 不可能像小说那样都自报家门 , 很多东西到了剧本里 , 会更加集中 。 小说会相对写得随意一些 , 节奏进展得会比较缓慢一些 。 但剧本就不行 , 开始几集 , 变动比较大 , 我们整个主创团队会想 , 到底切入点是怎么样的?你必须有这样的核心 , 能快速让观众了解到 , 你要展现给他们什么东西 。 考虑的东西比较多 。
小说就是娓娓道来 , 更多是我主观情绪的一个宣泄 。 剧本里更多是客观 , 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程度 , 我们会把更多的人物、事件 , 都尽可能地交待得清楚明了 , 用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 。
张 英:创作《心居》时 , 除了刚才讲的大家庭 , 还有哪些是来自你的亲身经历 , 或者是你身边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