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冯晓琴也是这样的 , 我也没有刻意要她一定跟谁 , 当然之前会有一点爱情的东西在里面 , 最后我觉得 , 其实很多事自然而然 , 在其他地方获得自己的价值 , 爱情这块是顺其自然 , 我也没有说得非常明显 。
对两个女主来说 , 都是顺其自然 , 找到自己的人生 , 在听从内心的安排、寻到了心之居所之后 , 很多事是顺其自然的那种感觉 。
张 英:你刚才也提到这是一部双女主剧 , 其中也探讨了很多女性成长的问题 , 想了解一下 , 你怎么看待这种女性题材剧的流行 , 以及你觉得现在观众真正想看到什么样的女性题材剧?
滕肖澜:这方面的剧我看得也不是非常多 , 也不一定能回答得非常完整 。 从我自己而言 , 我们没有必要刻意给写女性的作品要打上什么标签 , 写女性好像是怎么怎么样 。 我觉得很多时候 , 每一位女性会随着自己境遇的变化 , 自然而然地成长起来 。 这里边比如冯晓琴跟顾清俞 , 她们看似完全是两条平行线 , 她们的家庭背景 , 她们的教育状况 , 她们所属的阶层身份……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 她们都是一路走来以后 , 最终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 无论是生活上、事业上、价值上……她们各自不同 , 但是各自都找到了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
创作首先是真实 , 第二是跟本人恰如其分 。 我不是很喜欢女性题材剧一定要怎么样 , 在爱情上 , 会不会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什么东西 , 在价值观上 , 一定要怎么样 。 我觉得 , 更多的其实是恰如其分地反映每一个女性跟她自己最贴合、最舒服的一个状态 ,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 。
我不知道这么说是不是合适 , 我看剧也不是特别多 。
张 英:现在有一些年轻人对大城市的态度是比较割裂的 , 有一部分人非常向往 , 想要在这扎根下来 , 也有一部分想逃离 。 你这个小说中 , 这两种类型其实都有 , 比如冯晓琴通过努力就扎根下来生活 , 但冯茜茜结局不是很好 , 你写小说时 , 是否刻意思考过这个问题?
滕肖澜:上海总体而言是一座比较包容的城市 , 上海家庭也比较有包容性 。 在剧中 , 冯晓琴所处的那个环境 , 你说顾士宏也好 , 顾清俞也好 , 他们都是非常善良的 , 他们把她当成自己人 , 只不过后来出现比较极端的事故之后 , 才有了矛盾 。 我觉得很多时候 , 冯茜茜跟冯晓琴的对比 , 冯茜茜想跟冯晓琴一样 , 靠自己的努力扎根下来 , 她比冯晓琴有优势 , 她是读书人 , 她的文化程度和各方面条件反而更高 。 可到最后没办法 , 为了要掩盖前面的一个错误 , 她不得不步步错 , 到最后 , 真的是难以收场了 。 她走到那一步 , 我觉得也是无可奈何的 , 每一座城市都会这样 , 很多人想在大城市扎根下来 , 有些人成功 , 有些人失败 。 对每座大城市来说 , 很多外来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 有的人成功 , 有的人没有成功 。
张 英:我看到很多网友对这部小说评价都非常高 , 说是《繁花》之后的佳作 , 继承了《繁花》的风格 , 你自己有受过作家金宇澄的影响吗?你的写作也被称为“新海派写作” , 你自己怎么理解“新海派写作呢”?
滕肖澜:其实我很惭愧 , 完全不敢跟金老师的《繁花》相提并论 , 这个是谬赞 。 说“新海派作家” , 也许是出版社有他们的考量 , 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出来 , 对于写作者来说 , 我没有想过我是哪种风格的作者 , 至少我不会想这些的 。
写上海 , 刚才你说的金宇澄老师 , 他是前辈 , 我是他的粉丝 , 我觉得金老师的《繁花》真的是太棒了 , 他的棒是南北通吃的 , 很多写上海的作品可能在江浙一带看的读者会比较多一些 , 但其中的语言也好 , 价值观也好 , 人跟人之间的生存状态也好 , 到了北方 , 读者未必会喜欢 。 但是我觉得金老师的《繁花》确实是做到了 , 既非常有地方特色 , 也南北通吃 , 能让北方的观众也get到上海的感觉、上海的味道 , 我觉得这个是特别难得的 , 也是我很想学习的 。
- 澜沧江|云南一男子挑战澜沧江野钓,装备颠覆对钓鱼的认知,网友:长住啊
- 张英|威海武术传奇“老三善人”
- |叶澜教育概论考研真题精选
- |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重返内心、整理自我,听樊登、汪澜荐书
- |6首大海诗词,写尽波澜壮阔之姿
- 张澜|张澜手迹展开展
- |铁澜:《风吹树》外四首
-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龙泉青瓷“新秀”张英英续写“瓷艺人生”
- 龙泉|【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龙泉青瓷“新秀”张英英续写“瓷艺人生”
- 波澜|早安 | 祝你岁月无波澜,敬我余生不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