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春游是一件正经事

暮春时节 , 气温升高 , 吐故纳新 , 四野明净 , 生机盎然 。 中国人自古就喜欢在此时踏青 , 追根溯源 , 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 对后世影响深远 。
【|古人的春游是一件正经事】春回大地之时 , 自然界到处生机勃勃 , 人们因利趁便 , 一家老少在山野乡间游乐 。 加之处于这一时期中的清明、谷雨节气所体现的物候特点 , 以及唐代之后清明对于相邻的上巳、寒食的节俗融合 , 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对此时春游更加习惯和偏爱 。 随着时间推移 , 人们的春季活动更倾向娱乐化、世俗化 。
|古人的春游是一件正经事
本文图片

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 视觉中国 供图
唐朝初年 , 民间在寒食节扫墓 , 并在墓前食用贡品、郊游春嬉的习俗已蔚然成风 , 并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 唐高宗李治龙朔年(公元662年) , 朝廷发布了一道诏令 , 禁止民间在“临丧嫁娶”和“送葬之时” , 共为欢饮 。
然而 , 这些在祭祖期间踏青游玩的民间习俗 , 并没有因朝廷的禁令而衰减 , 反而越来越兴盛 。 到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 , 朝廷眼见禁令难行 , 无奈又准许恢复了之前的节俗模式 。 杜甫《清明》有云 , “著处繁花务是日 , 长沙千人万人出 。 渡头翠柳艳明眉 , 争道朱蹄骄啮膝” , 描绘了彼时男女老少乘船骑马、踏青赏春的热闹场景 。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变 , 社会物质文明逐渐丰富 , 人们的精神世界更为多彩 。 陈寅恪先生曾评价说:“华夏民族之文化 , 历数千载之演进 , 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 ”到了宋代 , 春日里的习俗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 “都城之歌儿舞女 , 遍满园亭 , 抵暮而归”(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 人们常常阖家携带酒食 , 到郊外园地亲近自然 , 这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展现出的氛围异曲同工 , 正是“满街杨柳绿丝烟 , 画出清明二月天 。 好是隔帘花树动 , 女郎撩乱送秋千”(唐·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之一) 。
元末明初诗人杨基的《浣溪沙·上巳》写道“软翠冠儿簇海棠 , 砑罗衫子绣丁香 。 闲来水上踏青阳” , 道明了春日里人们闲来无事、游玩作伴的舒畅 。 当人们遇到春天的鸟语花香、郁郁葱葱 , 也不甘于一般情境下的“内聚” , 而更愿走出家门进行社交活动 , 也是古人“天人合一”精神的体现 。
事实上 , 踏青一俗 , 由来久矣 。 唐天宝年间的画家张萱就通过《虢国夫人游春图》 , 描绘了当时贵族在上巳节的游春场面 , 营造出春和日丽的轻松氛围 , 展现出杜甫《丽人行》中“态浓意远淑且真 , 肌理细腻骨肉匀 。 绣罗衣裳照暮春 , 蹙金孔雀银麒麟”的融融春景 。
春游走得更远一些 , 就是远游 , 这在交通并不便利的古代 , 不是一件寻常事 。 但总有那么一些不走寻常路的古人 , 走出了另一番天地 。
和贵族们浩浩荡荡的春游队伍相比 ,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春游” , 则显得朴实许多 。 为了获得真实的地理信息 , 他到过许多地方考察 , 足迹遍布长城以南、秦岭以东的中原大地 , 又通过行万里路 , 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地理资料 。 在《水经注》一书中 , 大部分地理资料都源于郦道元亲身考察所得 , 还有不少汉、魏时代的碑刻(这些资料大多都已失传) , 为研究中国文明发展历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佐证 。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 , 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南直隶、河南、北直隶等地 , 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 , 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 , 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 , “考古证今、穷究物理” , 记录上千万字札记 , 弄清许多疑难问题 , 历经27个寒暑 , 三易其稿 , 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本草纲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