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宗军说,“贵州始杯海绵”化石精美保存了细胞结构和完整的水沟系统,它的发现将海绵动物的化石记录向寒武纪之前推进了6千万年 。结合现有的动物谱系树和分子钟推断,所有动物共同祖先的出现还远在6亿年之前 。
瓮安生物群产自贵州瓮安县境内瓮福磷矿采区的磷矿地层内,距今约6亿年 。其中的动物胚胎化石作为迄今最古老的后生动物化石记录 , 为研究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历程提供实证材料 。
距今6亿年前后的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换期是地质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 。而破解动物起源之谜,需要在研究6亿年前后地球环境背景的同时,寻找前寒武纪动物化石记录 。“贵州始杯海绵”标本为前寒武纪时期多细胞动物的化石记录提供了新的重要例证 , 对了解动物起源和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报道:贵州始杯海绵:瓮安生物群首个“成年”动物
?。ㄉ衩氐牡厍虮ǖ溃┚菪禄缒暇?月10日电(王珏玢):3月10日,《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了中国科学家“贵州始杯海绵”化石研究进展 。这枚形成于6亿年前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将原始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实证记录从寒武纪向前推进了6000万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介绍,这一化石的发现,还解决了瓮安生物群中是否存在动物化石这一受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再次肯定了我国瓮安生物群是迄今全球最古老的后生动物化石库 。
瓮安生物群产自贵州瓮安县境内瓮福磷矿采区的磷矿地层内(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上部),距今约6亿年 。20多年的研究发现,瓮安生物群主要由三维立体保存的多细胞藻类、大型带刺疑源类和后生动物胚胎等多种化石组成 。其中的动物胚胎化石作为迄今最古老的后生动物化石记录 , 为研究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历程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实证材料 。因此 , 自1998年首次发现动物化石以来,一直受到全球科学界的极大关注 。
但遗憾的是,瓮安生物群中已经研究发表的、解释为动物化石的标本以未分裂的受精卵和早期分裂的动物胚胎为主 , 而数量稀少的动物成体化石并未被学术界广泛接受 。存在大量动物胚胎化石,但又缺乏可信动物成体化石的发现,使得一些西方学者对瓮安生物群中到底存不存在胚胎动物提出了质疑 。没有找到可靠的动物成体化石,我国瓮安生物群中动物胚胎状化石的生物学解释已然陷入了尴尬的困境 。
“在寒武纪之前地层中,保存了磷酸盐化微体动物和胚胎化石的瓮安生物群只在我国贵州发现,全球范围内前寒武纪地层中都没有相似保存的化石群,这种唯一性一方面让我国科学家获得追溯动物起源的得天独厚优势,另一方面也导致国际上能够获得相似材料进行的比对研究非常有限 。”朱茂炎说,生物有机体快速磷酸盐化的机制决定了大的化石个体保存为化石的可能性极小,这可能导致瓮安生物群中动物成体化石非常稀少,即使有保存,也可能是微小的碎片不易辨认 。为了有新的发现,科学家往往对几百甚至上千公斤的含有化石的岩石进行逐一分析研究,“每一次科研上的突破,都需要大量重复枯燥的基础工作,加上那么一点点运气 。”朱茂炎说 。
那么瓮安生物群中究竟有没有动物呢?不懈的研究终于得到答案 。此次在瓮安生物群中发现的“贵州始杯海绵”是保存细胞结构的三维动物成体化石 。在仅仅2-3立方毫米如“米粒”般微小体积上,其动物的细胞组织结构清晰易辨,完好的水沟系统保存精美,可以说,这一“成年”动物化石的发现,使得瓮安生物群中是否有真正的动物化石这一疑问有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美国科学院院报》审稿人评价,“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新发现” 。
- 美国发现完整剑龙骨架:死时重1600公斤
- 巴勒斯坦古城拿撒勒发现可能是耶稣长大的地方
- 澎湖水道海域发现19万年前“澎湖原人”化石
- 全球7大考古恐怖发现 希腊出土容器发现人的遗骨
- 重庆发现唐宋古城遗址 4米路宽地下有排水管网
- 考古发现千年“乌卡克公主” 肩部竟有神秘纹身
- 希腊发现疑似亚历山大大帝的墓葬
- 苏格兰1.7亿年前就曾出现“水怪”:新发现的鱼龙种群
- 西伯利亚发现早泥盆世鱼类化石 距今约4.15亿年
- 中国2014年考古重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