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有关国民性的讨论中 , 不少人就提到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 , 借书不还就是例证 。 有人分析中国人的借书心理说:“中国人一贯的观念 , 都承认借书不还 , 不能算是不道德的事情 。 把人家的书带走了 , 连书的所有主都不通知一声 , 也没有罪 , 甚至偷书在中国人看来 , 不但是情有可原 , 并且还有些人要加你‘风雅之士’的称赞呢 。 ”(木榻:《奇怪的借书心理》 , 《正风》 , 1937年第3卷第12期)
大概后来中国人也开始重视契约精神了 , 民国《时报》上曾登载一张借书合同券 , 有位叫陈肇援的人向时报馆借书 , 先以某些抵押物换取借书券 , 签订合同后 , 可凭借书券随时借阅 。 只是陈肇援的抵押物有些特别:
(一)歪诗;(二)乏味之游戏文章;(三)引人瞌睡之滑稽谈;(四)非驴非马之笔记 。 (《借书券合同》 , 《时报》 , 1917年5月28日)
本文图片
《借书券合同》 。
借书者的“末路”
看到这里 , 我也想跃跃而试了 , 谁没有几抽屉这样的垃圾呢?
既然外借不可免 , 怎么来应付书房探访者那钓客般犀利搜寻的眼光呢?为书找一个替身确实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 英国藏书家罗勃特·希巴说:“藏书家至少应当把同一本书备上三册 。 一册是为观赏用 , 一册是为自家用 , 一册是为借给朋友 。 ”(高明《爱书·借书和偷书》)著名藏书家爱德华·纽顿的做法堪称范例:
每当有人贸然造访 , 他会从口袋掏出一把小钥匙 , 指着房间角落的橱柜:“诗集乃鄙人镇室之宝您是晓得的;瞧见那口橱子没?喏 , 钥匙交给您:敬请尽情欣赏我的珍藏 , 还请您多多担待 。 ”接下来 , 不管访客如何整饬那些书 , 他都不为所动 , 因为橱柜里头的书全是花区区几毛钱从市场淘来的假货 , 特地用来充当善本的替死鬼 , 让真正的珍本免遭不测 。 ([美]汤姆·拉伯《嗜书瘾君子》 , 第173页)
但这也仅限于常见之书 , 若是稀见之珍本 , 主人怕也是无能为力了 。
让藏书家焦头烂额的借书问题 , 最终极的挑战其实是在死后 。 藏书家一生背负小气鬼的骂名 , 书不外借 , 尽管得罪人无数 , 但还算勉强保持了书的完整 。 但藏书之家多出败家之子 , 如何在身后让自己辛苦蒐集之书籍不至散失 , 这或是每个藏书家在暮年想起来都觉伤感的话题 。 有人想得开 , 在生前将书散尽 , 也有人想做垂死之挣扎 , 定下规矩 , 尤其强调书不能外借 , 定下规矩 , 以此来约束后代 。 这些规矩往往会与孝道联系在一起 , 唐人杜暹就告诫子孙:“清俸买来手自校 , 子孙读之知圣教 , 鬻及借人为不孝 。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
浙江范氏天一阁 , 在范钦死后 , “封闭甚严 , 凡各房锁錀 , 分房掌之 , 禁以书下各梯 , 非各房子孙齐至 , 不开錀 。 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 , 罚不与祭三次 。 私领亲友入阁 , 及擅开橱者 , 罚不与祭一年 。 擅将书借出者 , 罚不与祭三年 。 因而典鬻者 , 永摈逐不与祭 。 ”(阮元《天一阁书目纪》)叶盛有篇《书橱铭》:
【藏书|书非借不能读也?关于“借书”的历史】读书勤 , 锁必牢;收必审 , 阁必高 。 子孙子 , 惟学教;借非其人 , 亦不孝 。 (志雄:《闲话借书》 , 《古今》 , 1943年第16期)
出借书即为不孝 , 恐怕是祖先们绑架后代最后的武器了 , 钱大昕就看不过去 , 说:“借为不孝 , 过矣 。 ”(《十驾斋养新录》)
- 春秋五霸|借错误之梯攀人生之厦
- 博物馆|甘肃特别的博物馆,馆藏仅7000件名气不大,却凭借西夏文物出圈
- 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被借走外出展览,回国时多了一条痕迹,最后如何来处理?
- 目的|藏书家
- |丝绸之路云上策展大赛杭州启动 借数字手段让文物“走出去”
- |领导常借这三件事清理门户!快来看看你的领导是不是在害你!
- |陕西老农家藏9道圣旨,博物馆借走却弄丢2道,最后赔了多少钱
- |《红楼梦》|元春借端午节礼赐婚?怎么看都有仗势欺人之嫌
- 拍卖会|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 |现在借鉴席勒的绘画还有什么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