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咱焦作曾经也有琉璃厂,它在……】天气预报
4月23日(星期六)
晴天间多云
西南风3级 , 9℃~28℃
本文图片
全文约1000字 , 阅读大约需2分钟
到北京 , 不少书画爱好者必定要逛一条老街——琉璃厂 , 买些荣宝斋的笔、中国书店的书、一得阁的墨汁和信远斋的酸梅汤 。 您知道吗?焦作也有自己的琉璃厂 , 它就是位于沁阳市的桥口街 。
本文图片
古往今来 , 桥口街因专营文房四宝、刊印典籍、文人结社而形成了怀府风雅的渊薮 , 是沁阳古城的文脉所在 。
桥口街由来已久 , 在唐朝时期便已存在了 。 现在的桥口街位于沁阳老城区中部 , 南北走向 , 南起覃怀中路 , 北至县后街 , 全长约300米 , 宽约10米 , 原以桥为界分北桥口街和南桥口街 , 1980年两街合并为桥口街 , 两侧多为民宅 。
单听桥口街的名字 , 就知道这条街曾和城内的水系桥梁有关 。 据《河内县志》记载 , 该街原有济水穿怀河面通过 , 河上有桥曰“举仙桥” , 桥口街的名字因此而来 。 “举仙桥”则是为纪念唐代邑人谢景修升仙于此而得名 。 据《旧唐志》记载 , 唐怀州邑人谢景修 , 虔奉真武 , 其哥哥谢景元酗酒好博 , 趁谢景修外出 , 将其供奉的神像弃入井中 。 谢景修梦中和神像相见并得知此事 , 于是急忙归家 , 将神像从井中打捞出来 。 井水呈琥珀色 , 芬芳袭人 , 谢景修饮用后升仙而去 。 清代邑人范照藜在《怀怀诗》中也记载了这一传说:“感梦归来汲井泉 , 拯将神像志尤虔 。 一瓢饮后凌空去 , 圣水尤从故宅传 。 ”
曾经的桥口街 , 因经营文房四宝、刊印书社而名扬中原 。 明正德年间 , 朱载堉之父郑恭王朱厚烷在景贤书院设立书刻作坊 , 笔墨印刷业从此更加昌盛繁荣 。 桥口街鼎盛时期有笔墨庄堂107家、石印作坊25家、书社14家 , 著名的“益智堂”“翰墨林”“聚三堂”均设立在桥口街 。 此外 , 桥口街上还有“明友堂”“四合堂”“林茂堂”“三义合”等 , 鳞次栉比 , 热闹繁荣 。
上世纪50年代 , 这里的笔墨店铺仍然一个挨着一个 , 还有很多专卖字画、拓片的老字号 , 古城一位著名学者还常常携友从“白立本堂”“务本堂”等斋庄选购纸笔 。 先进的思想从这里起源 , 文化的厚重在这里沉淀 。 这里值得咀嚼的历史掌故、层次丰富的人文资源 , 都构成了怀府古城的精神世界 , 是怀府古城跳动的灵魂 。
怀府古城十四街七十二条胡同 , 怎么单单就桥口街成为了著名的文化街呢?桥口街以东毗邻县学、县文庙和府学、府文庙 , 以北为府城隍庙 , 一路之隔即为郑王府和怀庆府 , 书院学堂、仕门官邸环绕着这条街 。 繁华的市井 , 便利的条件 , 使桥口街逐渐发展成为怀庆府最大的书市 , 形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 。
如今的桥口街周边 , 依然是沁阳城南的文化中心 , 与小学、初中、高中比邻而居 , 书店、文具店、培训班仍占据着半壁江山 , 这片文化沃土 , 还在孜孜不倦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沁阳人 。 华灯初上 , 鱼贯而出的学生朝气蓬勃 , 忙碌的桥口街也渐渐安静下来 。 怀州东湖的微波潋滟、遍布古城的残垣遗迹、三圣古塔的袅袅尘烟、和风楼的煮茗观澜、潮音寺里的吟咏书画……这一切的一切 , 无不诉说着百年的沧桑 , 传承着怀府的血脉 。
- 三星堆|曾经举世闻名的”三星堆“,出于什么原因,突然停止了挖掘
- 硬币|我们曾经使用过的硬币品种中,有哪些品种大家值得留下来?
- 求职|90后面试曾经的上司,发文炫耀,网友:“他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 Drabick|上海「当日常被打破 」:我们都曾经轻视了日常的意义
- 胶州|咱胶州人的文史类栏目《政德说》4月19日开播!
- 求职|让人泪奔,曾经的部门领导,中年失业,到处求职无门
- |西安博物院两件镇馆之宝背后的故事:陕西以前也曾经有大象
- 韩寒|第86天 曾经我也对这种力量一无所知
- 逆风|张近东折戟,黄光裕落寞,他们曾经看不起的对手,却已逆风翻盘!
- |原来咱们钓鱼用到的主线和子线,讲究也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