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文库|通识阅读百年( 二 )


更难能可贵的是 , 参与编撰这些通识读物 , 特别是教科书的 , 主要是学者或者学问家 。 这在今天几乎是不可能的 , 今天再也无法想象 , 学者们用一般的、日常的用语去谈论他们熟知的理论和生命 。
由王云五策划的《万有文库》可以说是知识系统转捩的一个样板 。 参与编撰《万有文库》的作者很多都是今人眼中的大师 , 如胡适、蔡元培、蒋梦麟、傅斯年、任鸿隽、竺可桢等 。 《万有文库》始于1920年代末 , 前后共两辑 , 八千册 , 分有工学、商学、医学、自然科学等不同小丛书 。
要消化数量如此多的丛书 , 平常人家自然无法承受 。 尽管过程坎坷万分 , 《万有文库》还是找到了它的客户:政府机关和图书馆 。
1906年 , 端方、戴鸿慈等大臣出洋考察回国后 , 向清政府请设图书馆、博物院、万牲园(动物园)、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 , 作为“优游休息之地” , “足益见闻之陋” 。
1909年开设的国家图书馆是中国现代图书馆的开端 。 据《教育公报》 , 1916年中国21个省有公立、私立通俗图书馆237个 , 1931年达到1052个 , 1936年达到峰值 , 那一年也是出版行业的巅峰 。 在全国各省市涌现的图书馆 , 最适合的藏书大概就是《万有文库》吧 。
王云五打造如此浩大的工程 , 离不开他对现代知识的眷恋 。 这里的知识不是实用的、专业的 , 而是广博的、超越功利的知识 。
和《万有文库》一道出现的 , 还有举国知识分子对现代知识系统的撰述 。 他们创造了第一代现代学术教科书 , 且于今日教科书相比 , 往往更为简约和凝练 , 也更适合不同需求的读者 。 如《中国美术小史》《中国建筑史》《西洋音乐与诗歌》《墨经的逻辑学》《中国今日之边疆问题》《植物学小史》《普通物理学》《半农谈影》等等 。 时隔一百年 , 大部分著作仍然是第一流的经典 , 甚至有些还是不可复制的珍品 , 比如《半农谈影》 。
▌一个读者都不能少
晚清民国 , 现代教育确立而后深化 , 但王云五所设想的“普通读者群体”最多也不过两三千万(按1920年代“大学热”后期) , 不超过人口数的十分之一 。
据统计 , 1949年 , 中国有4亿多文盲 , 占人口数约80% , 农村和女性文盲率尤高 。 在义务教育普及之前 , 素养和教育的提高 , 主要依赖于扫盲工作 。 全国性的扫盲先后进行了四次 , 到1964年四次扫盲结束 , 文盲率已从80%下降到了52% 。 这个数据在过去这些年进一步降低 。 2020年 , 中国文盲人数只有不到9000万 。
农民群体扫盲工作全面展开后不久 , 国家语委(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成立并推动《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出台 。 《简化字总表》等一系列文书的公告和出版 , 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定下了基调 。 这时 , 新文字运动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历史 , 它所追求的拼音化、口语、简易、国际化、现代科学、经济等原则很快就要实现了 。
1949年 , 中国有55个公共图书馆 , 1965年增加到562个 , 如此少的数量 , 很难惠及普通读者 , 尤其是农民读者 。
为了让农民可以更便捷地接触到书籍 , 图书室的模式开始在全国推广 。 这些图书室主要建立在农村地区 , 好些并不固定 , 采用流动和巡回的模式 。 根据一份统计数据 , 1951年 , 东北区建立农村图书室4900多个 , 中南区3100多个 , 华北区4000多个 , 华东区1500多个 , 西南区、西北区也超额完成了任务 。 此外 , 农村供销社也会承担图书发行的工作 。 根据一份资料 , 河北定县翟城村图书室有《美帝怎样侵略中国》《新婚姻法》《妇婴卫生》《百万雄师渡长江》等不同主题和类型的书籍 。 河北涉县原曲村的读者很爱看《看图识字》《王贵与李香香》《李自成故事》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