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是真实的吗 三顾茅庐是真的吗是历史吗

“三顾茅庐”是我国历史上口口相传明君贤臣间良性互动的经典故事,史书、小说、戏曲、诗词中都能觅到踪迹,可以说已经深深植耕于中华文明深处 。
但这样一个故事真实性如何 , 在历史上却还有一翻争论 。

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是真实的吗 三顾茅庐是真的吗是历史吗

文章插图
历史上有关三顾茅庐的主流记载经典小说《三国演义》用了足足两个章回的篇幅(第三十七、第三十八回),将刘备如何礼贤下士、,三次到南阳隆中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全过程 , 进行了非常精彩生动的叙述,使得“三顾茅庐”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诵 。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演义,不是正史,有关“三顾茅庐”的正史出处主要有:
1、诸葛亮的《出师表》
《三国志.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出师表》记载:"先帝不以臣卑鄙 ,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谘臣以当世之事" 。
2、陈寿的《三国志》
《三国志.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记载:庶曰:"此人可就见 , 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 , 乃见 。
3、陈寿编的《诸葛亮集》序表
《进诸葛亮集表》记载:"时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
4、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七中记载: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 将军宜枉驾顾之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 。
其中《出师表》是诸葛亮准备第一次北讨伐时,呈给后主刘禅的的奏章,收录于《三国志》和《诸葛亮集》中 , 这正是“三顾茅庐“最原始的出处 。司马光《资治通鉴》引用了上述观点 。
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是真实的吗 三顾茅庐是真的吗是历史吗

文章插图
二、历史上“三顾茅庐“另一个版本然而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在《三国志》注里引用了《魏略》和《九州春秋》里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载,却是另一个版本:
魏略曰:刘备屯於樊城 。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坐集既毕,众宾皆去 , 而亮独留 , 备亦不问其所欲言 。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 。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 , 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 。"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 。"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 。"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 , 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 。"备从其计,故众遂强 。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
裴松之在注里将以上记述,与诸葛亮的《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的有关记述进放在一起行对比 。
如果按《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记载 , 应该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而不是刘备“三顾茅庐“,这和我们通常的认知差别就有点大了,估计多少会让我们这些崇拜诸葛亮的三国迷们有些坐不住了 。
不是说好了的,是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请诸葛亮出山的吧?
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是真实的吗 三顾茅庐是真的吗是历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