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黛合一论的理解

“钗黛合一”这个观点 , 最早提出来的是最有名的《红楼梦》的评论者脂砚斋 。

钗黛合一论的理解

文章插图


脂砚斋评语:“钗玉名虽二人,人却一身,此幻笔也 。今书至三十八回,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 , 使二人合一 。请看宝玉逝后宝钗文字,便知余言不谬” 。红学家俞平伯老先生,也提过“钗黛合一”这个观点 。

钗黛合一论的理解

文章插图


这种观点,应该无所谓对错吧,每个读者理解的不一样,对薛宝钗和林黛玉之间的关系,评价就不一样 。不过 , 看着脂砚斋的批语,与作者如此熟悉,甚至在多处流落建议作者对某一部分增删,脂砚斋应该比我们后人更能理解作者写书的宗旨 。
关于“钗黛合一”几个情况,现分析如下:

“钗黛合一”第一个证据就是贾宝玉做梦梦见“太虚幻境”,看到“金陵十二钗”“金陵副十二钗”等女子的画册、判词,只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写在一起 。我们知道 , 林黛玉和薛宝钗才是这本书的主角,而其他配角还每人单独有判词和曲子,只有钗黛二人总是一起写,这是作者特意安排的 。说明 , 在贾宝玉心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其实同样重要,一个属于精神上的,一个属于现实生活中的 。

钗黛合一论的理解

文章插图



林黛玉崇尚自由,做事率直,看重的是情分而不是虚妄的财富和地位 。林黛玉属于精神上的践行者 。这样的人,与当时社会的主流观念是格格不入的 。必定遭到现实社会的反对和打击,所以林黛玉的早逝是命中注定的,林黛玉所信奉的理念和信念 , 不可能与当时的思想通同流合污 。作者写书的观念中,流露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林黛玉更接近道家思想 , 就像世外真人,崇尚自然 , 追求本性 。
而薛宝钗,是儒家思想熏陶下的代表着,沉稳大方,胸怀大量,安分守己,对于外面的事情漠不关心 。“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是儒家思想典型的践行者 。其实,好多人骂薛宝钗虚伪,其实薛宝钗也很真实,只是薛宝钗的真实是想做一个合乎大家族赞扬的合乎规矩的人 。不会为了自己心性做事,而是自己做的事是不是合乎别人的评价和眼光,相比林黛玉 , 薛宝钗更适合现实生活生存,也比林黛玉活得累,活得委屈 。我们若不带着有色眼镜评价薛宝钗,薛宝钗身上有许多有点和可爱的地方 。可见,作者对薛宝钗也是欣赏的,拍拆的只是“经济学问,攀爬权贵”的观点 。在这观点上,作者本身很矛盾,正因为作者不按”经济学问”之道,才导致穷困潦倒,走投无路的 。在作者晚年,不一定不叹息年轻时的选择 。起码,导致一家人无法生存 。

钗黛合一论的理解

文章插图


每个人身上,即便如作者曹雪芹,本性也是多方面的 , 既有贾宝玉的叛逆、自我,又有甄宝玉的现实 。这么想,说钗黛合一,也是有点道理的 。几乎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多方面的,甚至有着截然不同的矛盾,比如一个人既自信又自卑 , 既谦虚谨慎有时有狂妄自大,都是合情合理的 。
总之,”钗黛合一”这个观点还是对的,有根据有道理的 。

钗黛合一论的理解

文章插图
【钗黛合一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