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乐|港乐,不是“怀旧” 的代名词

湖南卫视《声生不息·港乐季》带着一股浓郁的思绪火了 。 记得罗文在1978年的那首《强人》中唱的:“莫记此中得失 , 不记恨爱相缠 , 只记共你当年 , 曾经相识过!”这句词足以说明一切缘由 。
缘起 , 缘灭 , 就看粤语之声何时响起 。 港乐 , 带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辉煌 , 总是让人不禁怀念 。
港乐|港乐,不是“怀旧” 的代名词
本文图片

我们的粤语歌与无法磨灭的生活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日子 。 而粤语歌在内地的流行远远超过了25年 。 港乐的流行跨越了方言地域 , 《上海滩》的“浪奔 , 浪流”引无数初识粤语歌的内地人模仿 , 即便当时仍带着不同腔调的演唱 。 正因为港剧在内地首开先河 , 粤语歌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 。
随《上海滩》之后登陆内地的还有谭咏麟的《爱在深秋》、张国荣的《Monica》、徐小凤的《顺流逆流》、张学友的《爱慕》等等 。
那个时期 , 谁家没有几盘粤语歌磁带呢?
为什么是港乐 , 又为什么是粤语歌?
耶鲁大学萧凤霞教授分析鼎盛时期的港乐现象时 , 指出了三点原因:一是(港乐)对普通市民的关注(以许冠杰作品为代表) , 二是对中国英雄年代杰出人物的向往与共鸣(以关正杰作品为代表) , 三是个人自由的表达和对爱情的温柔感触(以林子祥作品为代表) 。 这些原因不但港人认同 , 而且也得到了内地同胞和全球华人的拥护 。
改革开放之初 , 人们对于文化身份的思考曾有过迷惘与追问 。 所以诞生了朦胧派诗歌 。 比如顾城的“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海子的“天空一无所有 , 为何给我安慰?”、北岛的“你没有如期归来 , 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食指的“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芒克的“自由不过是/猎人和猎物之间的距离”等等 , 短促而有力地喊出了一种“自我意识” 。
粤语歌的流行也有同样的特点:如Beyond在《大地》中高唱的“在那些开放的路上/踏碎过多少理想”、张学友在《遥远的她》里细雨柔声地痛吟着“遥遥万里 心声有否偏差/正是让这爱试出真与假”等等 。
有些歌不如诗那般激昂高亢 , 有些诗也不如歌那般直触心底 , 但同一时代的身份认同也掀起了人们的共鸣思潮 。
我们的粤语歌“有谁共鸣”?可能在当下少有人问津 , 但那种以现代人的口语说话 , 写现代人的心声和感受 , 并且坦白直率 , 毫不掩饰、也不退让的态度 , 让粤语歌成为了我们无法磨灭的过往与生活 。
港乐的记忆也有新的期许
它再好 , 也只能是过往;它再好 , 也只能是“有谁共鸣”的无奈 。 可事实是这样吗?
随着内地经济的腾飞 , 以及香港回归祖国怀抱 , 更多元的文化在相互碰撞 , 既擦出火花 , 也求同存异 。 可能在此不再是港人个性化的独唱 , 而成为了时代下的合唱 。 无论独唱还是合唱 , 粤语的特有发音与文化都未偏离人们对港乐审美的趣味 。
有人说粤语歌的没落趋势不可避免 , 可能它不会完全消失 , 但也会像粤剧那样存在于更高级的文化场所中 。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 或许港乐流行之初是一种快消文化 , 极尽表达心愿与态度 , 也大量改编国外成名曲以求市场青睐 , 但这绝不是港乐“没落”或只供“怀旧”的悲观理由 。 港乐在上世纪70-90年代同样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 , 至今传唱不衰 , 它怎能说“没落”?
在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25年时间里 , 港乐依旧唱着这个时代的生活 , 它又何以只能“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