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奏|《荒原》百年|张定浩:纪念一种属于诗人的能力

每年四月 , 许多人在社交平台引用了艾略特经典长诗《荒原》的开头:“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2022这一年正好是《荒原》问世一百周年 。
《荒原》是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代表作 , 其出版被誉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 。 1922年10月 , 《荒原》首发于艾略特自己主编的季刊《标准》创刊号 , 同年底在美国出版单行本 , 艾略特还在单行本中加入了五十多条注释 。
在四月 ,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特就《荒原》在中国的接受史、它对中国诗人的影响、它与当下的关联等话题专访了几位中国诗人 , 他们之中很多人还是批评家、作家、学者、译者、文学期刊编辑 。
此文为诗人、青年批评家张定浩就《荒原》接受澎湃新闻采访人员专访 。
四重奏|《荒原》百年|张定浩:纪念一种属于诗人的能力
文章图片

张定浩
【对话】
澎湃新闻:你什么时候第一次读到了《荒原》 , 当时有着怎样的感受?
张定浩:我其实有点忘了 , 可能是二十五岁之后吧 , 在复旦读研期间 。 因为读的也是译文 , 所以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感受 。 艾略特吸引我和影响我的 , 主要还是他的诗论 , 因为相对于诗歌翻译 , 散文翻译中丢失的东西会少一点 。
后来我偶尔会重读它 , 从中汲取一两个句子 。 比如“在冬天早晨棕黄色的雾下 , /一群人流过伦敦桥 , 呵 , 这么多/我没想到死亡毁灭了这么多”(查良铮译) , 我有首诗写清晨在高架桥旁看到上班的人流 , “这么多身影从桥下流过 , /渗入沿途的高楼 , 在冬天的风里” , 就是影射《荒原》这几句 。 当然《荒原》这几句诗也有出处 , 那就是《神曲》 , 艾略特自承但丁对他影响最大 。 我也很喜欢《神曲》 。 但总的说来 , 《荒原》的情绪对我来讲有点隔膜 , 当然那也属于年轻时的艾略特 。 我对《四个四重奏》会比对《荒原》更亲切一点 , 那是一个更加坚定和受过淬炼的艾略特 。
澎湃新闻:艾略特的哪些诗论对你产生了影响?
张定浩:好些年前 , 我读到T.S.艾略特的《安德鲁·马韦尔》一文 , 并被开篇时的一段文字深深打动 , “马韦尔的坟墓不需要玫瑰、芸香或月桂来点缀 , 这里没有冤案需要平反;关于他的问题 , 如果还需要思考的话 , 也只是为了有益于我们自身” 。 这也正是“古之学者为己”的道理 , 但却更加现代 , 可以直接付诸写作的实践 。 安德鲁·马韦尔是十七世纪人 , 他生活的时间在中国大约相当于晚明 , 是名副其实的古典诗人 , 然而 , 在艾略特笔下 , 三百年前的古典诗人不再是静躺在棺木里聊供勘探或赏鉴的木乃伊 , 他复活 , 并审视我们的写作 , 越过种种语言和文化的割裂变迁 , 他希望我们还有能力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全部经验 , 这样的话 , 作为年长的同行 , 他或许还能对今天依旧在写诗的我们有所帮助 。 就这样 , 在上世纪初“一切都失去中心”的纷乱战火中 , 艾略特以一种斗士的姿态 , 确立了某种古典主义的复兴 。
我们必须明确 , 艾略特言说的“古典” , 有其特定的概念指向 , 与之相对立的概念是“浪漫” , 而非“当下” , 并且 , 这个“古典”恰恰是有能力作用于“当下”的 。 艾略特在自己的文章中多次阐述过何谓古典 , 他认为古典是“成熟心智的产物” , 而成熟的心智源于完整的历史意识 , 这种历史意识让诗人从“此时此地”的狭隘时空中摆脱出来 , 以一种谦卑的姿态 , 融入一个更为宏大的秩序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