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蘑菇屋》启示录:“糊咖”效应与综艺价值( 四 )


作为典型的ToB商业模式下的内容 , 综艺行业一直以来非常依赖“金主” 。
在卫视时期和网综早期 , 品牌方在综艺中的存在感还没有那么强烈 , 但口播、LOGO露出等基础方式已经是综艺节目的标配 。
近些年 , 品牌方在综艺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 植入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比如 , OPPO冠名《明侦》时 , 手机是侦探们拍摄证据的道具;说唱节目会专门请选手为广告商定制专属歌曲 , 并拍摄成中插广告;《王牌对王牌》《快乐大本营》等多档节目更是会直接在节目中 , 留出时间进行直接的产品介绍 。
成本|《蘑菇屋》启示录:“糊咖”效应与综艺价值
文章图片

2018年 , 国内互联网选秀时代到来 , 在多方从业者记忆中 , 这是制作方与品牌方的“蜜月期” , 节目服务广告主的力度也到达了峰顶 。 利用选秀节目的投票机制 , 直接撬动用户消费 , 粉丝必须购买产品才能获得更多的投票权 , 这无疑将节目的热度转化为可量化的销量 。
品牌方的形象和价值在综艺中不断被深化 , 以各种形式渗透进综艺的方方面面 。 制作方从早期完成品牌方的要求 , 变成主动为品牌方提供定制化方案 , 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品牌与综艺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绑定 。 由此还衍生出“商务导演”这样的综艺行业新工种 , 专门服务于广告片的拍摄 。
大量的广告插入 , 有时会突破内容与商业的平衡 。 有观众向毒眸吐槽“现在有的综艺 , 不是在节目里插广告 , 而是在广告里放节目” , 也有从业者直言不讳地分析 , 现在的综艺从一种内容形式 , 变成了产品 , 变成了宣传品牌的载体 , 而制作方或平台则更像是产品经理 。
同时 , 品牌方指定综艺嘉宾人选也成为常态 。 “只要把这个人请来 , 我就给你投钱” , 是制作公司常常听到的一句话 。
成本|《蘑菇屋》启示录:“糊咖”效应与综艺价值
文章图片

品牌方的逻辑也很简单 , 就是找契合品牌风格的艺人 , 保证利益最大化 。 比如最近和“0713团综”达成合作的五谷道场 , 是一家成立18年的老牌方便面品牌 , “品牌看中的是‘再就业男团’是有内在才华的人东山再起 , 这和他们的品牌是契合的” , 赵林林告诉毒眸 。
但对更多新消费品牌而言 , 更直接的流量才是他们考虑的因素 。 但这就造成了一种矛盾现象:有招商能力、自带流量的艺人 , 他们可能是很好的偶像 , 有着很强的专业能力 , 但这些并不适配于综艺节目 , 对内容呈现没有加成 , 甚至还会因艺能不足 , 折损节目效果 。
“你看很多有艺能 , 能制造出很好的综艺效果的艺人 , 又没有招商能力” , 这就导致“观众爱看的”和“品牌喜欢的”往往会形成错位 。 最终转化的 , 其实是“艺人的价值” , 而不是“综艺的价值” 。
成本|《蘑菇屋》启示录:“糊咖”效应与综艺价值
文章图片

综艺作为一种内容形式 , 服务于用户 , 却始终没有直接来源于用户的商业模式 , 错位的理解造成的损耗 , 在好的光景不是问题 , 在出现困难的时刻 , 就会放大 。
如果广告主花大把的价钱疯狂投入 , 平台方和制作方大力铺宣传资源 , 但节目对用户没有吸引力 , 无法激发用户的消费欲望 , 长此以往 , 不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 当广告主一旦停止循环 , 问题就会立刻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