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蘑菇屋》启示录:“糊咖”效应与综艺价值( 五 )


腾讯视频综艺IP运营中心总监李杨也曾公开表示过 , “综艺的商业模式是不断变化的” , 近两年C端付费可行性已被验证 , 随着内容付费意识的提高 , 用户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 , 创作者应该适时转变思路 , 将目光看向C端 。
《闪亮》和《蘑菇屋》都是服务于C端会员的综艺内容 , 它们的出现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给行业带来启发 。 “穷”不是限制精彩程度的绝对因素 , 适当尝试“小而美” , 在当下对平台和制作公司而言 , 都会减轻压力 , 也更适合商业化创新的启动 。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 , 此类综艺未必没有需求 。
成本|《蘑菇屋》启示录:“糊咖”效应与综艺价值
文章图片

“我们两档节目都没有大流量 , 就是因为好看吸引了观众 , 通过大家的自然安利而出圈” , 像最早确定下来的嘉宾陆虎、张远 , 因刚刚录制完《闪亮》 , 为《蘑菇屋》带来一批原生观众 , 之后两个节目的粉丝相互安利 , 形成良性互动 , 助力节目共同出圈 。
采访那天 , 赵林林还向毒眸展示了节目的实时数据“《闪亮》被大家注意到的时候 , 我们已经收官了 , 收官后的外显数据比我们在播的时候还要高 。 现在两档节目仍然排在骨朵数据日榜第三、四名 , 所以做完我还挺有信心的” 。
成本|《蘑菇屋》启示录:“糊咖”效应与综艺价值
文章图片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内容够好”的基础之上 , 这也对制作公司的内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林爱西认为“行业内各公司应该会逐步尝试 , 阵痛期一定会有的 , 会淘汰一批做得不好的 , 但也会留下做得好的” 。
“现在各平台制片人都在找我们聊如何控制成本 , 这个模式怎么玩” , 赵林林给毒眸算了一笔账 , 以《闪亮》为例 , 节目靠会员拉新以及有效播放量 , 是有机会实现盈利的 , “过去大家都没有想过这事儿 , 但现在看来是可行的 。 ”
成本|《蘑菇屋》启示录:“糊咖”效应与综艺价值
文章图片

赵林林畅想 , 内容平台未来理想的前景是能像奈飞一样 , 靠优质内容拉动会员付费 , 实现盈利 , 让整个行业形成良性循环 , 不只依赖广告主 , 实现“两条腿走路” 。 虽然 , 奈飞近期的财报显示出一定的颓势 , 但那毕竟是在盈利模式之下增长焦虑 , 对国综而言 , 尚未到达那一步 。
而这一切的前提 , 一定是为用户提供足够好的内容 。 某种意义上 , 即便打样仍然具有局限性 , 我们也需要更多的正向示范 , 让当下阶段指向综艺行业自证价值的一种机遇 。
风暴的带来的 , 除了残忍 , 还有空气的新鲜 。
文 | 李清莉
编辑 | 周亚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