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 赵晓军|仰韶与龙山之间:公元前3千纪前半叶中原社会的变革( 九 )


|张海 赵晓军|仰韶与龙山之间:公元前3千纪前半叶中原社会的变革
本文图片

四 东西两条“半月弧”对中原的影响
综上所述 , 仰韶至龙山的过渡实际上就是中原社会的大转型时期 。 从转型的结果来看 , 多元文化因素不断涌入中原 , 不断被融会贯通 , 从而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一体化进程 。 如果从更大的地理格局来看 , 中国中东部的东亚季风影响范围内有两个重要的气候—生态带:西部沿黄土高原的边缘 , 自陇东、关中、晋南豫西至晋中北、陕北和内蒙古东南部一线 , 属于东亚夏季风的北部边缘线;东部一线则沿长江中游澧阳平原、汉水流域、淮河中上游至海岱地区 , 大致相当于东西延伸的江淮“梅雨带”的一线 。 这两个大的气候—生态带 , 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 , 中原地区恰好位于其中 。 (图一〇)
黄土高原的边缘一线受考古学的关注较多 , 有研究者提出“半月弧”的概念 , 指出这一地带在“青铜时代全球化”过程中 , 对于沟通中原农业文明和中亚草原游牧文化的重要性 , 冶铜、小麦、牛羊、马车等均经由此处的文化再造而进入中原社会 。 仰韶文化的核心区(关中至晋南豫西)即分布在广义的“半月弧”(可称之为“西半月弧”)地带 。 在仰韶向龙山的过渡阶段 , 这里表现出了较强的连续性 , 仰韶晚期阶段已经形成了若干大型的区域性中心 , 超大型的宫殿式建筑和大型器物组合表现出公共权力的突出 , 至龙山早期阶段又在东方文明的刺激下出现了陶寺等新型的区域性中心 。 因此 , 在龙山晚期之前的“西半月弧”地带主体上还是本土化的发展模式 , 同时体现了较多与中原和东方的联系 。 进入到龙山时代晚期 , 这里的发展才呈现为新的模式 , 中心聚落向交通更便利的黄土塬梁峁的顶部移动 , 社会关系网得以强化 , 大量草原游牧文化的因素进入 , 进而深刻影响到中原地区 。
与黄土高原边缘一线的“西半月弧”地带所不同的是 , 东部汉淮至海岱一线与中原核心区的交流时间更早 , 也更加密切 。 学术界很早就关注到汉水至淮河一线在史前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 并提出“淮汉文化带”的概念 。 这里我们所谈到的这一文化带的交流 , 空间上比淮汉文化带的范围更广 , 囊括了海岱地区 , 也构成了一条“半月弧”带 , 可称之为“东半月弧” 。 这里的史前文化交流至少可追溯至贾湖文化时期 , 贾湖文化的东迁直接促成了海岱地区北辛文化的产生 , 以龟甲和石子(绿松石)为工具的占卜行为、陶钵覆面的葬俗等也在这条文化带上流行 。 至大汶口文化时期 , 这一线的交流更加频繁 , 木骨泥墙房屋、红烧土建筑材料、随葬猪下颌骨、具有宗教礼仪性质的大口缸等均为这一文化带的特色 。 大汶口和江淮地区的玉器也在屈家岭文化时期通过“东半月弧”进入到长江中游 , 后石家河文化风格玉器同样可由此联系到海岱龙山文化 。
在仰韶至龙山文化的过渡期 , “东半月弧”对中原地区影响深刻 。 大汶口文化西进中原主要就是经由“东半月弧”东段的淮河上游诸水系 , 对中原社会的最大贡献是不断带来东方的礼制 , 其影响直至二里头文化时期 。 庙底沟文化晚期的“三彩”彩陶的源头不仅可追溯至大汶口文化早中期 , 汉水流域也十分常见;随葬玉石钺的习俗也在“东半月弧”东端率先流行 , 进而见于长江中游和中原地区 。 与此同时 , “东半月弧”的西端 , 即汉水上游—丹江一线还是传统上联系陕南地区的重要通道 , 下王岗仰韶一期、八里岗仰韶早期的陶器和多人合葬葬俗都明显受到陕南半坡类型的影响 , 而在龙山末期的下王岗、大寺等遗址还常见客省庄二期文化的陶盉、花边罐等因素 , 与同处“东半月弧”东段的海岱龙山文化、王油坊龙山文化一样 , 对中原新砦期和二里头文化一期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 由此可见 , 整个“东半月弧”地带对史前中原地区的影响在不同时期都是同步产生作用的 。 这种同步性表明 , 在“东半月弧”地带 , 不同区域的文化圈能够彼此接纳、共存 , 形成“交互作用圈” , 进而对中原地区产生一致性的影响 。 中原仰韶晚期的淮滨沙塚墓葬中同时随葬猪下颌骨、蛋壳陶杯等大汶口文化因素与屈家岭文化陶豆 , 渑池笃忠遗址同时可见人工颅骨变形、拔牙等大汶口文化习俗和屈家岭文化陶器共存情况 。 这些现象均表明大汶口文化与屈家岭文化已经在中原地区形成了“共生关系” , 显然这与它们传统上共处于“东半月弧”文化带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