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定作家的书房一定是满屋子的书 , 整整齐齐像图书馆一样 。 实际上 , 冯骥才的书房是杂乱的 , 书和艺术品完全混在一起 。 别人帮他收拾房子 , 他要求一张纸都不能动 , “我知道我需要的那张纸能在哪一堆里找到” 。
“作家的书房是作家最不设防的地方 , 因为你的一切想象、思想在书房里都是赤裸裸的 , 都要真诚地表达出来 , 读者不需要看一个虚假的字 。 ”冯骥才说 。
从写作的意义上 , 冯骥才曾和文学阔别20年 , “但是我不会离开文学” 。 在做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时候 , 他经常会有文学创作的冲动 。 文学想象最多的时候 , 就是在大地上奔跑的时候 , “特别是晚上坐在汽车里 , 听着音乐 , 好几个小时 , 文学想象就忽然出来了” 。
有人问他 , 有什么写作计划?冯骥才回答 , 没什么计划 , “写作是一种快乐的创造 , 过去几十年生活的积累太多了 , 我止不住地一篇一篇地写” 。
【|冯骥才:在绘画与写作间甜蜜往返】《多瑙河峡谷》中的五篇小说 , 在真切的现实中引入了梦幻、奇幻、奇遇等元素 , 亦真亦幻 , 是他之前没有过的风格 。 冯骥才说 , 对文学的热情是天性 , 搞文学的人 , 当对生活有热情的时候 , 必须要用文字来表达 。
冯骥才坚持要把文学写成艺术品 , 所谓艺术品 , 就是要有审美价值 。 他还坚持小说家的语言——不管写的时候多么激情澎湃 , 小说的语言最终应该是精当的 。 “这也是中国文学的传统 , 在中国文学史上 , 最先成熟的是诗 , 然后是散文 , 而诗歌给文学最大的影响就是语言 。 写《俗世奇人》的时候 , 我写得很快 , 但改的遍数很多 , 语言不行 , 我不敢放手 。 ”
冯骥才说:“现在我和以前有一点不同 , 以前更希望和读者一块儿认识生活 , 现在我觉得文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 , 就是留下审美的形象和对时代的思考 。 一个好的艺术家要影响一个时代的精神 , 特别是审美的精神 。 ”
(作者:蒋肖斌 , 系中国青年报采访人员)
来源:光明日报
- 传统|当代国学创新人才 耿春标
- |《生生之门》入选“云南十大好书”|生是命之源,有生,才有命。
- 燕中|带您读懂南京市燕子矶中学:四季如画,美在燕中
- |历史钩沉│风雨尚友社(二)人才辈出,两度分合
- |在职场中如何站队,如何进入领导的“内围”?
- 大爷|湖南七旬大爷站在河中垂钓,自制全部钓鱼工具,网友:骨灰级钓友
- |农民卖150碗扣肉被罚5万!职业打假人到底应不应该存在?我的答案跟你不同,但直击问题本质
- 牡丹园|春在牡丹园
- 唐寅|经风雨 历坎坷 成就风流才子唐伯虎
- |在阳光下成长——桂阳县东风学校艺术节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