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随物能否赋形?这还涉及“道”与“艺”的关系 , 所以苏轼说“有道有艺 。 有道而不艺 , 则物虽形于心 , 不形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道”与“艺”在真正自由的艺术创作中必然浑然一体 , 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如他所说的“神与万物交 , 智与百工通 。 ”苏轼非常欣赏文与可画竹时那种得心应手的境界:“与可教予如此 , 予不能然也 , 而心识其所以然 。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 , 内外不一 , 心手不相应 , 不学之过也 。
本文图片
苏轼说“与山石曲折 , 随物赋形 , 不可知也” , 又说“如行云流水 , 初无定质” , 这说明“随物赋形”实际上一种“无法” , 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寻 , 毋宁说这样的方法需要艺术主体调动内心的能量去体悟 。 而苏轼又说“行于所当行 , 止于不可不止” , 这又指明无法之中也有定法 , 在艺术创作的具体过程中 , 还是有规律可遵循的 。 因此 , “随物赋形”的艺术创作观 , 是有法与无法、道与艺的辩证结合 。
本文图片
作为宋代文人艺术家的代表 , 苏轼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有关注 , 并发表了不少重要的观点 。 秦观曾评价:苏轼之道 , 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 。 性命自得 , 这是对苏轼人生哲学的精炼概括 , 也是其审美与休闲人生的写照 。 苏轼的审美与休闲思想有它的哲学基础 , 这便是以情的本体、乐的工夫以及无心而一的境界构成的情本论哲学 。 苏轼休闲美学思想的构成也从本体、工夫、境界三个层次展开 。
本文图片
表面看来 , 苏轼一生有归隐之志却终未归隐 , 有人便评论说其仍然有眷恋仕宦之情 , 这其实是不能真正了解苏轼的 。 虽然看似苏轼始终在公共的仕宦空间优游徘徊 , 但他的个体精神已经完全回归到更为自由超越的“私人领域” 。
本文图片
正如李泽厚所言:“苏一生并未退隐 , 也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 , 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要更深刻更沉重 。 因为 , 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结 , 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 , 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对社会的退避并不等于对“公共空间”的退避 , 而是一种更为根本意义上人生的退避 , 也就是向“私人领域”的回归 。
本文图片
衣食住行皆极为简单 , 娱乐者也是简单 , 交游简单 。 “谢世路”的目的即是过一种简单的生活 。 生活越是简单 , 似乎越是能体现士人的自由人格 。 在他看来 , 微物属于自己能把握的私人领域 , 更能体现士人的自主自由的主体意识;而宏大之物不是人所能控制了的 , 且容易将人异化于其中 。
本文图片
苏轼并不是没有外向空间的拓取 , 他“中甲科 , 登金门 , 上玉堂” , 官至翰林学士便是明证 。 然而外向空间的这种营构 , 在佛印看来 , 此乃客观之命运 , 这并不是其所求而得 , 也非其生命旨趣所在 。 而且 , 所谓的名位加身 , 因不在自己生命所控制范围内 , 因此便显得虚幻而不实 。 况且 , 名与位更是苏轼一生命运坎坷、人生飘离的罪魁祸首 。 因此 , 在宋代特有的政治文化环境下 , 传统士人对于外向空间的营构积极性已经大大降低 , 取而代之的是对自我生命领域的享受与体验 。 而休闲正是士人寄托这种个体性命情怀的最主要的实践活动(“坐茂树以终日”) 。
- 朱画|不拘一格创朱竹
- |有缘相识 有幸相知——苏轼与他的僧人朋友们
- |胸襟不豁达咋办?苏轼用《定风波》回答:装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 刘海兰|大咖荐读丨刘海兰:让善的种子在心底自然而然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 翡翠|这两种翡翠,自然光下成色不一样,一定要仔细挑选。
- |新职业教育法解决了困扰家长的三大问题,中考普职分流自然消亡了
- 鲢鳙|钓黄辣丁的三点注意事项,诱钓结合是关键!鱼窝做好了自然会爆护
- 白鹭|白鹭作笔,绿田为纸,人与自然写在湘江源头的一首诗
- 苏轼|苏东坡最惊艳的一首咏物词,千年来无人可超越!
- |文化纵横|苏轼在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