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骑兵|编剧梁振华:抓住那些关于「理想」的微小浪花百家故事( 二 )


P:你要求的这种真实感会和影视剧创作的戏剧性冲突吗?
轻骑兵|编剧梁振华:抓住那些关于「理想」的微小浪花百家故事
文章图片

一滴墨或者一滴血
P:和其他电视剧不同 , 《理想照耀中国》每一集的时长大概都在25分钟 , 对于剧本创作 , 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P:你印象最深的破题是哪一次?
P:后来是如何破题成功的呢?
P:但也有观众说 , 第一集不是很打动人 , 相比后面催人泪下 , 这一集似乎有些平淡 , 你怎么看?
L:第一集是理论先行的 , 里面腾出了大量的空间在意象的表达上 , 而不是实实在在地讲一个故事 , 把理论形象化;而后面的 , 基本上都是从一个感性、形象的人物、故事出发 , 去提炼理想的主题 。 因此 , 第一集和后面的39集其实不太一样 。 第一集是有门槛的 , 它的思想浓度是40集中最浓的 。 第一集如果能打动观众 , 靠得不是情感 , 而是一种思想的共振 。
P:整部剧中 , 你最喜欢哪一集?
L: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集 。 江流走进房间和陈望道四目相对的时候 , 我每看一次都会想要流泪 。 我觉得中国在那个年代 , 真的有这么一群人 , 不是在寻找自己怎么样能活得很好的答案 , 而是在寻找一个国家的答案 。 我相信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人 , 了解中国当时社会阶层状况的人 , 看完第一集一定会有感触 。
轻骑兵|编剧梁振华:抓住那些关于「理想」的微小浪花百家故事
文章图片

高光前的拐点
P:40个人物中 , 最顺利的破题是哪一集?
P:所以 , 对比他牺牲的那一天 , 做出选择的这一天的意义是什么?
L:我相信在蒋先云的生平当中 , 他做出抉择的那一天 , 一定是他一生当中很重要的一天 。 后来 , 他在北伐战争中不幸中弹死去 。 如果把他的牺牲视作人生最高光的瞬间 , 我希望选取的 , 是一个巨大的高潮要到来之前的人生拐点 。
P:看过《理想照耀中国》后 , 我们发现 , 很多人物的塑造 , 都没有选择重点呈现他牺牲的那一刻 , 那种传统意义上的高光时刻 , 这背后 , 你的想法是什么?
L:最开始做破题工作 , 我也想过要不要全部写他们的高光时刻 。 比如律师施洋 , 他是在后来领导京汉铁路大罢工的过程中牺牲的 , 高光时刻一定是那时 , 可如果按照这个逻辑 , 我又想 , 难道我所有人都要写牺牲吗?我那天就在思考 , 我不想写牺牲 , 他最感动我的 , 其实是他完成自己理想信仰和人生轨迹的转折点 。
本来 , 他是一个资本主义买办和封建阶级的大律师 , 他怎么可能会去为劳工代言?
但是 , 当一个既得利益者 , 都痛感社会的不公和阶级的压迫 , 决定为劳工代言、打官司 , 完成生命的转折时 , 这个社会得黑暗到什么程度?他觉得 , 总得有人去做黑暗里面的一道光 。 施洋的故事在我看来是很动人的 。
又比如邓稼先 , 他是大家都知道的两弹一星元勋 , 但是在《冰糖》的故事里 , 我想让观众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邓稼先 。 低血糖的邓稼先在做重大决定前 , 往往需要吃冰糖来保持镇定 , 但当时物资匮乏 , 邓的妻子就满北京城找冰糖 , 好不容易找到一些糖 , 却被他的一双儿女偷吃……我们在25分钟里通过一组故事、两个地方、一家人情感的串联 , 去讲述了两弹一星科学家在理想实现前为此拼搏的故事 。
轻骑兵|编剧梁振华:抓住那些关于「理想」的微小浪花百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