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图六、1978-1985年发掘Ⅳ区遗迹分布图
本文图片
图七、“T”字形陶器与陶陀螺
本文图片
图八、弋射镞(1.T404:9、J401:93)
总之 , 陶寺1件骨簧却反映出一系列重要问题 。 陶寺口簧在年代上距今4000左右 , 与石峁口簧年代相近 , 具体孰早孰晚难以断定 , 虽然出土多数口簧的皇城台“弃置堆积”年代可能较晚 , 但弃置年代并不等同于口簧使用与制作年代 。 陶寺口簧出土区域是一处特殊而又长期使用的手工业作坊点 , 此件口簧极有可能是该手工业作坊点本地制作 , 不能轻易断定为石峁人群或“石峁文化”南下的孑遗或者“舶来品” 。 进一步而言 , 石峁所在河套地区不一定是中国乃至世界口簧的“唯一”来源 , 除了“一源”外 , 还有“多源”的可能性 。
注释
向上滑动阅读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 , 第363页 , 文物出版社 , 2015年
[2]孙周勇:《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口簧研究》 , 《文物》2020年第1期 。
[3]【汉】许慎撰 【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 , 第197页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2006年 。
[4]程俊英:《诗经译注》 , 第286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5 年 。
[5]杨天宇:《礼记译注》第189页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4年 。
[6]参见方建军:《石峁骨簧的历史意义》 , 《音乐研究》2020年第1期;孙周勇:《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口簧研究》 , 《文物》2020年第1期;范子烨:《“女娲做簧”:四重证据视域下的一个古史传说及其礼乐意义》 , 《艺术学研究》2020年第3期 。
[7]方建军:《秦墨书竹筒与乐器“簧”》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 年第 1 期 。
[8]参见孙周勇:《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口簧研究》 , 《文物》2020年第1期 。
[9]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研室:《泗水尹家城》 , 第193页 , 文物出版社 , 1990年 。
[10]桓台县博物馆展出1件骨簧 , 显示为李寨遗址 , 且属于大汶口文化 , 若然 , 意义重大 , 但发掘信息不详 , 年代存疑 。 李寨遗址以大汶口堆积为主 , 还见有龙山文化遗存 , 因此该骨簧基本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骨簧 。
[11]孙周勇:《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口簧研究》 , 《文物》2020年第1期 。
[12]田建文:《石峁遗址出土口簧的年代问题——兼谈石峁遗址的分期》 , 《文博》2020年第4期 。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 , 第389-390页 , 文物出版社 , 2015年 。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 , 第210-211页 , 文物出版社 , 2015年 。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 , 第298-299页 , 文物出版社 , 2015年 。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 , 第123页 , 文物出版社 , 2015年 。
[1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 , 第286-294页 , 文物出版社 , 2015年 。
- 西藏|新发现!西藏首次系统性发掘吐蕃时期高等级建筑遗址
- 金沙遗址|五一节期间,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踏青、赏花、看文物
- 考古|西北出土3900年前美艳女尸,DNA检测一番后,专家难以置信
- 红山文化遗址|沈华:玉文化知识之红山文化玉器介绍
- |埃及古城出土大量文字陶片,几千年前随意抛弃暴露的墨水却栩栩如新?
-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恢复开馆
- 山海经|山海经再被证实真实存在?四川出土青铜神树,考古学家表示不解
- 大报恩寺遗址|南京民众走进家门口文博场馆畅游“历史长河”
- 遗址|南京民众走进家门口文博场馆畅游“历史长河”
- |沙漠出土珍贵文物,预言2040年的新中国,比《推背图》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