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古猗园建园500周年,五场讲座带你重回江南园林和文人世界

2022年是上海古猗园建园500年 。 “瞻彼淇奥 , 绿竹猗猗 。 ”《诗经·卫风》中的这句诗 , 是这座明代园林的名称由来 。 500年来 , 这座江南名园中有猗猗绿竹 , 也有属于江南的诗意和历史在其间流淌 。
5月1日至5日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携手古猗园 , 邀请江南园林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带来五场江南文化讲坛系列讲座 , 带领读者在线上重读古猗园的前世今生 , 畅游江南园林里的楹联匾额诗词、神话传说、“景境”之美、山水文化、建筑文化、植物文化 , 体验江南地区自然和人文之美 , 让江南文化滋养心灵 , 引领生活 。
园林|古猗园建园500周年,五场讲座带你重回江南园林和文人世界
本文图片

首场讲座 , 胡建君带来《古典诗词与江南文人生活》 。
首场讲座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上海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胡建君带来 。 她从古猗园的名字由来入手 , 娓娓道来《古典诗词与江南文人生活》 。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古猗园 , 至今已经历了500年的风霜浸染 , 作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 , 古猗园深浸着中华文化的内蕴 , 也综合反映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造园艺术 。
胡建君从古猗园的名字谈起 。 此处第一任园主是徽籍闵姓人氏 , 因为借居此地 , 就取了宋代徐俯诗“昔为郡下客 , 曾借水边居 。 秋水月为昼 , 春风花作庐”中的含义 , 将园林起名为“借园” 。
到了明万历后期 , 借园经历了三任园主 , 第三位名叫闵士籍 , 时任河南通判 。 “他像苏东坡一样不可居无竹 , 所以以竹自喻 , 又请了‘嘉定派’竹人朱三松为他设计督造 , 以白居易的《池上篇》情境展开园林设计 , 所谓的‘十亩之宅 , 五亩之园’‘有水一池 , 有竹千竿’ , 可以想象出园林有竹千竿的场面 。 ” 胡建君说 , 经过闵士籍在明嘉靖年间的这次修建 , 古猗园才正式落成 。 闵士籍取《诗经》里的一句“瞻彼淇奥 , 绿竹猗猗 。 有匪君子 , 如切如磋 , 如琢如磨” , 定了“猗园”这个名字 , 以竹子来置景 。
“猗园”选择这一句诗定名有多重含义 。 胡建君一一道来:“‘瞻’是远望的意思 , 因为闵士籍曾任河南通判 , 《诗经》里的‘淇水’是源出河南林县的 , 对他有纪念意义;‘奥’是水边弯曲的地方; ‘猗猗’通‘倚’‘依’ , 相互依靠的样子 , 也有解释说是读‘ē’ , 是长而美的样子 , 我觉得‘绿竹猗猗’还是更加符合这个情境的;‘匪’通‘斐’ , 是有文采貌的样子;‘切’‘磋’‘琢’‘磨’ , 都是玉器的加工和再加工的工艺 , 也指的是在学问、道德、品行方面进行钻究 , 这样就有了比德的含义 , 不仅仅要描绘形貌 , 也要描绘内在气质 。 ”
到了乾隆十一年 , 洞庭山人叶锦经购得“猗园”并大兴土木 , 将园基扩大 , 他为了彰显自己尚古好文 , 就加了一个“古”字 , 将园名改名为“古猗园” , 所以“古猗园”的名字是乾隆十一年时落定的 。
乾隆五十三年 , 嘉定地方人士募购古猗园给州城隍庙用作灵苑 。 “一般寺院里面都强化一个放生池的作用 , 所以给‘猗’加了三点水 , 写作‘古漪园’ 。 这也是后期人们混淆古猗园名称的原因 。 ”加了三点水的“漪”也颇有古猗园气质 , “有了水 , 一个地方就会有灵气贯通 , 所以文人既乐山也乐水 。 古猗园里有一个对联‘一亭俯流水 , 万竹引清风’ , 我觉得这个对联非常有古猗园的气质 。 ”到了1978年 , 古猗园才又恢复旧名 。
古猗园中的重要建筑也都有典故出处 。 三面临水的船型建筑“不系舟”名称取自《庄子?列御寇》中的“泛若不系之舟 , 虚而遨游者也” , 比喻漂泊不定、无拘无束、不受束缚的生活 。 舟上有清末进士廖寿丰撰书的一副对联“十分春水比檐影 , 百叶莲花七里香” , 让人想到“伤心桥下春波绿 , 曾是惊鸿照影来” 。 “南亭”有一对楹联 , 是清代叶长春所作“月来满地水 , 云起一天山” 。 “首句有‘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情境 , 后面让我想到‘明月出天山 , 苍茫云海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