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的空坛子
文/图 迦南
本文图片
一直没明白 , 《凤求凰》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 , 还是后人写给他们俩的 。 不过 , 这不影响我对这首古琴小曲的喜爱 。 到了不谈爱情的年纪 , 管他谁求谁 , 我喜欢的是曲子的韵味 , 小曲 , 小忧伤 , 小思绪 , 却是克制的 , 深埋的 , 平和的 。 以司马相如写赋那样的铺排和张扬 , 我不太相信这曲子是他写的 , 但我知道 , 他定是古琴高手 。
无奇可言 , 古代文人雅士 , 玩的就是那个时代的标配 。 倒是现代人玩传统 , 认真玩吃力不讨好 , 不认真玩就有些附庸风雅 , 毕竟那个时空永远去了 , 血脉干涸 , 古风难在 , 我们不过是借一个道具 , 怀念中国人曾经有过的朴雅与散淡 。
讲真 , 古琴天生就是山里的好物 。 一直想去山中的松下弹琴 , 感觉最对路 。 一直没去 。
曾有两次 , 朋友们来山居玩 , 我把自己的古琴带来献丑 , 正弹《凤求凰》 , 有人问:这是什么曲子?又有人问:这个杯子放在哪里?欲答 , 欲弹 , 无措 , 遂败意 。 我不是好琴手 , 他们也不是好听众 。 也许 , 如果我是好琴家 , 他们就会大气不敢喘 。
所以 , 我还是老实做个听者 。 手上有两张琴曲光碟 , 是管平湖那一代的老琴师弹的曲目 。 我特意带来山里听 。
1961年 , 瑞典姑娘林西莉 , 来中国北大留学 , 课余时间在北京古琴研究会学习古琴弹奏 。 是时 , 中国人民正在挨饿 , 古琴和琴师们的恶运即将来临 , 她是何等造化 , 学琴竟然是免费 , 上课时 , 老师用的是唐代琴 , 她用的是宋代琴 , 回国时 , 研究会又送她一张明代琴 。 幸而 , 她对得起这慷慨的馈赠 , 半个世纪后 , 已是中国通的她 , 给西方人写了一本通俗读物 , 名叫《古琴》 , 把所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都塞进去了 , 周全 , 却浅 , 但附赠的21首琴曲录音是干货 , 当年她想录下老琴师们的弹奏 , 可满北京找不到一台录音机 , 几经周折从香港买来才录成 。
老琴师们的演奏 , 朴素 , 静气 , 不像现代人那么花哨 。 一定要在松静的气场中听 , 才对得起当年林姑娘的诚意 。 山里的静 , 于琴曲最是恰合 。
此前 , 我总在听的 , 除了遍处的鸟鸣 , 便是果落之声 。
一般是正午 , 干活回来的村民渐无声息 。 突然“扑”的一响 , 音声收敛混沌 , 分贝不高 , 是软柿子落地了 。 门前那棵大柿树 , 虽已百年 , 但枝叶丰茂 , 柿子落地是房东忙于采摘园的活计 , 无暇顾它 , 结出的柿果着了虫子 , 才发黄就扒不住根蒂了 。 有时 , 是突兀的“嘭”的一声 , 短促 , 有钝力 , 那是斜对门独居老太的苹果 , 抵不住地球的引力了 , 自她老伴儿去世 , 果树无人管理 , 乐坏了虫子 。 当然 , 这个季节 , 村里还有无花果 , 还有枣子 , 树下也落了一层 。 它们触地的声音分贝过低 , 我没有听到 。
声音有声音的学问 , 人类千万别以为人是万能的 , 高于其他动物多少 , 蓝鲸的低频声波和海豚的超声波 , 都是人类听不到的 , 非洲象发出的声音低于25赫兹 , 专家叫作次声 , 也是我们听不到的 , 每每雷雨到来前 , 人类还毫无察觉 , 非洲象已经相约奔逃了 。 因为它们可以在500公里外就听到雷声 , 而人只能在30公里外听到 , 因为大气层过滤掉了雷声的次声部分 。
人不比大象 , 现代生活中噪音的污染 , 更损害了人的听力 。 城里最容易听的是人造声音 , 干燥张扬 , 蛮横霸道 , 倘不需要 , 就是一种干扰和侵犯 。 在城里家中 , 我不得不听的是 , 马路上汽车的轰鸣 , 小区院落人声的吵闹 , 隔壁房间父亲的咳嗽 , 电视机的喧哗 。 而果落之声 , “扑” , “嘭” , 浑然无邪 , 低调谦逊 , 树木的温厚质朴和山里润泽的气息 , 都留在心里了 , 漫漶至肝肺 。
- |笔墨丹青下的岭南生活趣味
- |青未了|kiss the rain:从暮春到初夏
- 青铜器|汉代宝物在广西被发现,装着千年古酒?
- |捐文物获500元奖励,称“再也不上交”的陕西青年,后来怎样了?
- 青铜器|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丨“云赏安博”——青铜器
- 陈巴尔虎旗|陈巴尔虎旗出土一把金代童子高士纹青铜镜
- |他画笔下的作品逼真得连青春痘都不放过!
- 青未了|青未了|母爱的传承 让生命沐浴着爱的光辉健康成长
- 负面情绪|网络亚文化是边缘青年的高雅文化吗?
- |青未了|蝉之歌(外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