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居家办公1个月后,老板劝我离职:30岁以后,拼体力的人都输了

领导力|居家办公1个月后,老板劝我离职:30岁以后,拼体力的人都输了

文章图片


成年人的崩溃从借钱开始 。 就在昨天 , 一位认识多年的朋友L , 打电话找我借钱 。 他的开口让我吃了一惊 , 在我印象中这位朋友做事认真 , 待人谦和 , 是位很好面子的人 。
L也在上海 , 封控在家1个半月 , 老板突然打电话来说公司撑不下去了 。 有两个方案 , 30岁之前的员工减薪;30岁以上的员工要么选择长期无薪假 , 要么离职;虽然这位朋友工作很积极 , 每天跟着年轻人996 , 但岁数早过了30+ , 长期无薪假又没什么意义 , 就选择了离职 。
本以为凭着技术和过往履历 , 可以很快找到下家 , 没想到电话面试了几家 , 要么认为他年纪太大 , 要么觉得他薪水高 , 第一轮就被PASS了 。 雪上加霜的是 , 受疫情影响 , 她老婆的公司也停发了工资 。 面对高额的房贷车贷 , 两个孩子的各种费用 , 加上疫情后极不乐观的就业行情 , 实在没办法才开口向朋友借钱 。
听他说完 , 我没有丝毫犹豫 , 马上同意借他一笔钱 , 挂了电话就给他转了过去 。 这个朋友我很了解 , 曾一起做过项目 , 技术和能力都不错 。 如今来看 , 他还是未能免俗的败给了年龄 。 到了30多岁 , 除非你有别人没有的独门绝技或者管理经验 , 不然你的“性价比”在一般人看来 , 就是比年轻人要低 , 尽管你可以表现出和年轻人一样能拼能打的样子 , 也改变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
30岁以后的职场人 , 到底应该拼什么 , 才能让自己的职场之路 , 走得更稳更远?

01
认知层次 , 决定你看世界的高度
大家都知道 , 冰山的10%浮在水面 , 90%隐藏在水下 , 30岁以后的人 , 各种“时间紧任务重” , 最应该做的 , 就是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提升各种认知的深度上 。 比如 , 更好的认识自己 , 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能力上限 , 以及最应该选择的道路和方向 。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1973年提出过一个理论:我们总是习惯用知识、技能去评判一个人的能力 , 但其实这些只是最表面的因素 。 真正影响一个人职业高度的 , 是更深层的东西 , 是一些隐性的内在要素 , 这就是著名的“冰山模型”理论 。
在这个模型中 , 麦克利兰把人的技能和知识 , 归类为浮在水面上的外化要素 , 而把角色定位、自我认识、特质、动机归为需要深度发掘才能明确的内在要素 。
麦克利兰认为 , 浮在水面上的冰山部分 , 是我们可以去学习、去改变的 , 但它们在我们工作中所占的比重 , 以及重要性 , 都不是最高的;相反 , 冰山的水下部分 , 才是对我们每个人更起决定作用的深层次认知 。
K哥相信 , 30岁之前 , 可能很多人把时间都花在了技能的学习和增长上 。 但30岁以后 , 一定要把更多时间 , 放在提升认知层次上 。
比如 , 冰山模型中 , 就把一个人最核心的动机要素 , 分为成就动机(即喜欢挑战 , 把完成某件事当成自己最大的成就)、影响动机(即追求权力和影响力 , 在做某件事时把指挥别人、管理别人当成最大的乐趣)、亲和动机(即注重信任与合作 , 渴望在某件事情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得到别人的喜爱和认可) 。
这种层面的认知 , 就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 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一个人职业路径选择的重要参考 。 如果你是成就动机型 , 你可以选择销售类工作 , 不断挑战业绩并获取更高收入是你最大的热情所在;如果你是影响动机型 , 你可以做咨询类、培训类的工作 , 用你的专业去影响客户、帮助客户 , 会让你乐此不疲;如果你是亲和动机型 , 则可以选择一些服务类的职业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