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中国书法报》第361期6版版面
本文图片
陈维 , 1988年生于江西景德镇 。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印社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市栖霞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讲师 。 作品入展全国第八届篆刻艺术展、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等全国性展览 。
古玺印与“印法”之变
赵孟頫在《印史序》中言:“余尝观近世士大夫图书印章 , 一是以新奇相矜 , 鼎彝壶爵之制 , 迁就对偶之文 , 水月、木石、花鸟之象 , 盖不遗余巧也 , 其异于流俗 , 以求合乎古者 , 百无二三焉 。 ”故而他在汉印中“采其尤古雅者 , 凡模得三百四十枚 , 且修其考证之文 , 集为《印史》 。 ”其目的是在于让当时的文人学习汉印典雅、质朴之意 , 提升文人用印的格调 。 让赵孟頫始料未及的是 , 他所推崇的汉印竟成为此后数百年篆刻艺术最重要的取法资源和创作风气 。 作为印式的汉印 , 章法匀停 , 气息安静 。 那种形式朴素 , 气息悠远 , 细节让人回味的印风 , 符合文人案头把玩状态下对内在精神的深度诉求 。 基于此 , “印宗秦汉”的观念成为篆刻艺术生发的起点 , “雅化”为文人对篆刻审美语言的自觉规范 。 然而 , 随着时代的推移 , 汉印审美已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
本文图片
陈维作品
从近20年的篆刻展览来看 , 当代篆刻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书画 , 绝去依傍 , 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 , 案头把玩已不再是欣赏的主要模式 。 有人说篆刻艺术从“案头时代”走向了“展厅时代” , 此论不无道理 。 展陈方式、赏评标准、欣赏群体的改变必然导致创作理念和创作技法的改变 。 笔墨当随时代 , “印法”之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相对于汉印 , 古玺印式更适合人们对于展厅视觉冲击力的期待 , 章法大开大合 , 刀法任情恣肆 , 字法纵横排叠 , 这类写意古玺印风的流行正是例证 。
新印式的开发需要艺术观念、创作技法、品评标准的全面探索 , “印法”之变由此生发 。 叶铭在《赵撝叔印谱》序言中云:“善刻印者 , 印中求印 , 尤必印外求印 。 印中求印者 , 出入秦汉 , 绳趋轨步 , 一笔一字 , 胥有来历;印外求印者 , 用闳取精 , 引伸触类 , 神明变化 , 不可方物 。 二者兼之 , 其于印学蔑以加矣 。 ”我想 , 这种方式依然值得当代探索古玺印的篆刻家们借鉴 。 印中求印以深入古玺印的形式语言与精神内涵 , 印外求印以丰富古玺创作技法并扩充此一印式的内涵 , 则“用闳取精 , 引伸触类 , 神明变化 , 不可方物”之境便能致矣 。
本文图片
陈维作品
种种原因导致前人对古玺印式的创作未成规模 , 这为当代印人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 我们欣喜地看到 , 古玺印风在“展厅时代”大为繁荣;我们也遗憾地发觉 , 在以展览为指挥棒的当下 , 不少印人的作品趋于雷同、趋于草率、趋于流俗;市场的诱惑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量的作品仅得形式而鲜有内涵 , 缺乏深度思考 , 这是当下印坛之失 , 应当引起有志于此道的篆刻家们深刻反思 。 李可染曾说:“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 , 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 ”学习阶段能入古 , 创作过程能出新 , 既不同于今人 , 又不同于古人 , 才是篆刻创作的最高境界 。
- 陈锦城|世界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中国著名艺术家—陈锦城
- |中国古代根本没有玻璃,只有简单的窗户纸,如何防止被外人偷窥?
- |展览|2022·艺术云集—中国书法名家学术观摩展:马英杰
- 中国篮球|巩晓彬儿子即将赴美打球,盘点中国篮球圈的十大“父子兵”
- |【民警作品】书香?故乡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将于7月底全部完工
- |歌笑出地——-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 楚水
- 永不熄灭的“红灯”|永不熄灭的“红灯”
- 青梅|农历中国|四月初十·青梅煮酒
- 三国|中国古钱目录——三国、两晋、南北朝、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