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陶渊明的那个人,可能是苏轼

本文节选自田晓菲《尘几录》第一章“得失之间” 。

隐居本身是一种文化资本
一个人如何与一座山建立起某种关系:见山 , 望山 , 试图用图画或者文字传山之“神” , 买山 , 或者 , 窃山 。
让我们以陶渊明最著名的一首诗开始 。 无论在萧统编辑的《文选》中 , 还是在初唐类书《艺文类聚》里 , 这首诗都被称为《杂诗》 。 但是 , 自宋代以来 , 它是作为《饮酒》组诗中的第五首出现的:
结庐在人境 , 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 , 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望南山 。
山气日夕佳 , 飞鸟相与还 。
此还有真意 , 欲辨已忘言 。
车马的喧声不是普通的噪音 , 它隐指公卿贵族的来访 。 在《读山海经》其一中 , 诗人曾委婉地表示朋友们少来过访是因为他住的巷子太狭窄;但在这首诗里 , 他只是简单地说:“心远地自偏 。 ”这是纯粹的庄子:居住之地与是否在“人境”没有关系 , 重要的是心境 。
在采菊之际 , 诗人抬头凝视远处的南山 。 这一姿态不仅已经成为陶渊明的标志 , 而且后代读者往往把篱畔的菊花看成诗人高尚节操的象征 。 其实 , 正是因为和陶渊明联系在一起 , 菊花才获得了这样的象征意义 。 由于陶渊明而生发的联想 , 常常就这样作为与历史脱节的语境 , 回到我们对陶渊明的解读中 。 在陶渊明本人生活的时代 , 菊花让人想到延年益寿 , 不是隐士的高风亮节 。
诗的第三、四联巧妙地交织了永久广大与纤弱短暂的意象:一方面是巍然的南山 , 一方面是篱畔的菊花和天际的飞鸟——在即将降临的黑暗中 , 这些联翩归山的飞鸟“相与”而还 , 更显得渺小无助 , 转瞬即逝 。
|最懂陶渊明的那个人,可能是苏轼
本文图片

最后一联用了庄子的典故:
筌者所以在鱼 , 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 , 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 , 得意而忘言 。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陶诗最后一联暗示诗人已经“得意” , 所以才会“忘言” 。 我们当然不会忽略这其中的讽刺意味:诗人毕竟还是要用“言”来传达“忘言”的信息 。 但是 , 诗人所得之“意”究竟为何 , 却是一个谜 。 诗人仅仅用了一个庄子的典故 , 对他的所得做出含蓄的表达 。
我们可以确知一点:庄子所渴望的 , 不仅仅是某种“真意”而已 , 他还渴望一个得意忘言的人与他交言 。 哲人的孤独隐含在这种自相矛盾的渴望里 , 诗人的孤独则表现在他就是那个“忘言之人” , 可是哲人却已不在了:
少时壮且厉 , 抚剑独行游 。
谁言行游近 , 张掖至幽州 。
饥食首阳薇 , 渴饮易水流 。
不见相知人 , 惟见古时丘 。
路边两高坟 , 伯牙与庄周 。
此士难再得 , 吾行欲何求 。
(《拟古》其八)
在这首诗里 , 诗人自述青年时代四处远游 , 寻觅知音 。 伯牙和庄子并列 , 似乎有些奇怪 , 但在两部西汉作品《淮南子》和《说苑》里 , 伯牙与庄子都是失去了知音的人:“钟子期死 , 而伯牙绝弦破琴 , 知世莫赏也;惠施死 , 而庄子寝说言 , 见世莫可为语者也 。 ”在陶诗中 , 不仅诗人找不到知音 , 就连那些曾经感叹知音已逝、可以给予诗人一些同情的人也已作古 。 在诗的最后一联里 , 诗人明确使用了“得”字:别说钟子期和惠施 , 就连像伯牙和庄子的人也“难再得”了 。
“得”的概念在南山诗中的出现是隐形的 , 但它其实是一个中心概念 , 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全诗 。 庄子“得意忘言”的一段话 , 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具有极大影响 。 汤用彤甚至以为“言”“意”之间的关系为整个魏晋玄学提供了基础 。 我们不可能在此对言意问题做详细论述 , 但是一点简单的介绍也许会有所帮助 。 王弼(226—249)在《周易注疏》中的一段话被普遍视为言意之辨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