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中的梵高(经典流芳)( 二 )


“作画让我还能够保持一点清醒”
梵高终究是不善交际的艺术家 , 巴黎的繁华令他疲惫不堪 。 1888年 , 他离开居住两年的巴黎 , 来到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阿尔勒 。 温暖明媚的阳光和宁静优美的田园景色 , 很快令他重获旺盛的创作力 。 但此时的梵高已变得异常敏感脆弱 , 与好友高更一同生活、创作仅2个月 , 就因激烈的冲突不欢而散 。 这令梵高早已不堪一击的精神陷入崩溃 。
在这期间 , 梵高创作的自画像并不多 , 但每幅都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 《耳缠绷带的自画像》真实地展示了他的精神状态:画家头缠绷带 , 面孔消瘦 , 前额高高突起、鹰钩鼻子强劲有力 , 颧骨突出而眼窝深陷 , 神情流露出疯狂后的悲愤和绝望 。 整个画面以黄、绿为主色调 , 色彩明亮 , 对比强烈 , 具有令人感动、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
1889年 , 梵高前往法国东部接受精神治疗 。 有时 , 他痛苦不已、丧失自主意识;神志清醒时 , 他就没日没夜地创作 , 坚信“作画让我还能够保持一点清醒 , 将来可能会完全恢复健康” 。 然而 , 梵高的癫狂行为招致当地居民的敌意 , 这种不友好的关系更加重了他的病情 。 最终 , 疲惫不堪的梵高前往巴黎 , 见过弟弟和刚刚出生的侄子最后一面 , 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入院期间创作的3幅自画像中 , 梵高时而目光呆滞 , 时而眼神坚定 。 画面中的用笔更凸显其个人风格:线条既不是点彩派色点的理性排列 , 也不是印象派的感性随意 , 强有力且扭动的用笔 , 营造出精神亢奋又神经质的氛围 , 表达出他此时迷茫、痛苦的心理境遇 。
《没有胡子的自画像》是梵高最后的自画像 。 或许因为画家本打算将这幅作品送给70岁的母亲 , 画中的梵高刮掉了胡子 , 衣着干净朴素 , 看上去年轻、健康、整洁 。 但无论他怎么画 , 画中人平静的神情下都有着无法掩饰的绝望 。 为了不让母亲担心 , 梵高最后决定留下这幅画 , 将一幅画着阿尔卧室的作品送给了母亲 。 这件作品在1998年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拍出7150万美元的高价 , 成为史上最昂贵的自画像 。
梵高一生创作了诸多自画像 , 这些作品都是在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间完成 。 当梵高处在孤独、癫狂和痛苦的深渊中 , 自画像是他获得慰藉和肯定的唯一方式 。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自画像中的梵高(经典流芳)】《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13日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