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雅明论断的“机械复制时代”的百年以后 , 艺术如何思考技术历史的总体经验 , 并提出符合今天时代的观念?位于长沙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的新展“身体·宇宙:共同生活的艺术”试图对此展开一次探讨 。 展览开幕之际 , 艺术家冯梦波、王鲁炎、胡介鸣围绕“艺术、感知、技术”展开了一场线上对话 。 他们从各自的创作出发 , 分享了对于技术时代下艺术的看法 。
近两年来 , 由全球疫情而衍生出的对“共同生活”的探讨和反思 , 正在互相交织 , 成为全球范围内艺术界的普遍议题 , 例如2021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主题是“我们如何共同生活”;2021年的第二届广州影像三年展最初的主题则名为“重思集体” 。 日前 , “身体·宇宙:共同生活的艺术”在长沙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举行 。 身体是自我、世界与艺术的交汇之处 , 展览由董冰峰策展 , 呈现安捷·伊曼和哈伦·法罗基、徐冰、胡介鸣等14组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 , 通过“身体与历史”“身体与技术”“身体与宇宙”三个板块 , 探索“共同生活的艺术” 。 董冰峰表示 , “身体”就是“人”“体”“道” , “宇宙”则是“天”“用”“器” 。 本次展览尝试探讨的 , 就是对这种内外关系、天人关系、道器关系、体用关系如何结合 , 如何“共生”的反思和实践 。
本文图片
“身体·宇宙:共同生活的艺术”展览现场
展览开幕之际 , 围绕“艺术、感知、技术” , 策展人董冰峰与三位参展艺术家冯梦波、王鲁炎、胡介鸣展开了线上对话 。 其中 , 王鲁炎介绍了他所参与的触觉艺术小组(和顾德新)的《触觉艺术》 , 作品创作于1988年 , 至今仍有大量展出和探讨 。 面对当时的非理性潮流 , 触觉艺术小组试图探索“脱离身体概念的触觉” , 把感官的世界转变为理性的世界 。 此后建立的“新刻度小组”则进一步试图对艺术史中“艺术家个性”的存在发起质疑 。 冯梦波是中国最早关注且运用数字技术的艺术家之一 , 他完成于10年前《私人博物馆》系列聚焦当时已经衰败的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 , 通过有秩序的拍摄 , 他在自身与博物馆的记忆之间建立了联系 。 胡介鸣的《空间探测》则是一场在地性的探索 , 作品在利用技术的同时强调“身体性” , 最终呈现出的作品也暗含了艺术家身体的痕迹 。
王鲁炎:把感官的世界转变为理性的世界
我想从《触觉艺术》的起源诞生、创作过程和创作理念来介绍这个作品 。 这个创作项目最早是1988年发起的 。 有一天艺术家顾德新找到我 , 提出一个想法 , 说想跟我一起合作 。 他最初的想法是 , 在空间里设置各种触觉的对象 , 比如麻的、硌手的等 , 他想让观众在黑暗中以关闭视听的方式触摸 , 从而关注和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最初他的想法 , 是要求无论什么人进入到这个空间里来 , 都必须先握个手 , 他认为这是展览最主要的部分 , 创作的意义也全部体现在这一点 。 那么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 他是报以非常怀疑的态度 。 正是因为发展导致的隔阂 , 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的矛盾与冲突 , 所以他认为应该抛弃人与人之间的界限 , 关闭视听来彼此握个手 , 通过体温 , 和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交流状态 。
本文图片
《触觉艺术》
我觉得他这个想法非常特别也很有意义 。 但还是局限在身体感官的想法 。 触觉还是身体感官 , 并没有摆脱身体的物理属性和本质 , 触觉还是触觉本身 。 于是我建议我们一起合作的话 , 是否可以做一个彻底颠覆触觉概念的物品 , 彻底脱离身体概念 。 它不是既有经验的“触觉” , 而是观念的触觉 , 应当建立一个非感官的理念性的触觉感官领域 。 通过讨论 , 我们决定搞非身体感官的观念性的“触觉艺术” 。
- |(文化)“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在福建博物院开展
- 招聘|人在职场,掌握涨薪的五种途径,摆脱迷茫
- 医生|铁饭碗“幸福感”出炉,中国烟草竟排在最后,公务员仅在第二
- 术士|渐渐变老的70后,如果你还在到处找工作,需要发挥这四种优势
- 湛江|国内3个行业出现“用工荒”,正在找工作的朋友,不妨尝试一下
- |李蔷华、任德川两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先后去世
- |诗歌:我在父亲的山上望太空(外一首)
- |妻子在厕所内发现女性长发,“阉割”丈夫
- |行吟诗刊丨施施然:我确信在梦中见过这断崖式雄心万丈的山水
- 饵料|这样发朋友圈的女人,多半是在“钓鱼”,男人遇见要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