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2
《秦腔》写农民离开土地
《高兴》写民工进城
张英:《秦腔》写“废乡”的过程 , 农民离开土地;《高兴》写民工 , 农民在城市里的漂泊生活 。 《高兴》和《秦腔》有延续关系么 。
贾平凹:《高兴》可以说是《秦腔》的另一部 。
《白夜》写从农村到城市打工漂泊的人;《土门》写在城市和农村交界的地方;《秦腔》写人慢慢离开农村的过程;《高兴》写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打工的经历遭遇 。
写《高兴》的想法 , 比《秦腔》早一些 , 写《秦腔》时就有了准备 , 积累民工的创作素材 。 这个过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 那时没想好应该怎么写 , 后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 。 我想表现农民工今天的生存状态和矛盾困惑 。
张英:你怎么了解他们的生活呢?
贾平凹:故乡的农民进城很多 , 当年那些乡镇企业家有的破产了 , 有的在西安生活 , 再不回去了 。 更多的农民来打工 , 拾破烂 , 送煤 , 干城里最累最脏的活 , 城里人看不起他们 , 他们干一年 , 春节回去 , 春节过了再来 。 回去再不来的是干活中残废了 , 生病了的 。
这些人中有我的亲戚、族人、中小学同学 , 我去了许多拾破烂人的租住处 , 在那里吃饭、聊天 , 也为他们办过一些事 。 他们混得不好 , 百分之九十九混得不好 , 将来还得回农村 。
有个和我一起长大的小学同学 , 在西安讨生活 , 运煤卖煤啥都干 , 日子过得一般 , 他比较乐观 , 很会说话 , 挺有意思 。 我从他身上受到好多启发 。 有这样几个比较熟悉的人 , 了解了他们在城里的生活 , 记录了他们在城里的很多经历、遭遇 , 我心里才有底 。
张英:《高兴》中所有的人物都有原型 , 所有的人物经历和细节都在现实生活里发生过 。 《高兴》是一部朴实的作品 , 比《秦腔》好读 , 两部作品落差很大 。
【|贾平凹:我这辈子,最下功夫的是作家这个角色】贾平凹:《高兴》人物少故事简单;《秦腔》没故事人物特别多 。
张英:他对这本小说的影响有多大?
贾平凹:不是他在拾破烂 , 我就不会关注这个行业 , 也不会写这本小说 。 我在西安生活 , 经常看见拾破烂的 , 卖些旧书杂志、报纸给他们 , 但对他们的生活不了解 。 听他讲的故事多了 , 就想写他们的命运和经历 。
张英:把一个真人写到小说里 , 他是哪一点吸引了你?有采访人员采访他 , 对他的命运产生影响了吗?
贾平凹:他的性格 , 他的精神状态吸引了我 。 他进城后把名字改为刘高兴 , 他天生乐观 , 说话幽默风趣 , 从小到大都是这样 。 我那些知识分子朋友见了他都很喜欢和他聊天 。
他没有电话 , 只能通过另一个人找到他 。 我以他为原型写小说 , 他也为我写文章 , 把我们少年时期的经历写了出来 , 虽是记流水账 , 但文笔生动 。
《高兴》发表、出版后 , 一些电视台和报社采访人员都找他采访过 , 他仍在卖煤 , 他老婆进城后做过保姆 , 人家嫌她吃得多 , 被辞退了 。
张英:除了同学 , 你还采访了哪些人?
贾平凹:光了解一个人的经历是不够的 。 朋友孙见喜 , 他和我是同乡 , 也是商州人 , 他有个亲戚在西安拾破烂 , 我们去西安南郊的村庄找他 , 没找到 , 接触到许多拾破烂的人 , 看到了他们住的地方 , 他们的日常生活状态 。 我们又去见了孙见喜的亲戚 , 了解到许多事 。 他在建筑工地拾破烂被人打过 , 还被人骗了300块钱 , 这两个细节我用到了五富的身上 。
- 黄婉秋|黄婉秋:一辈子做“刘三姐”文化的传承者
- |这辈子,走好自己的路,少管别人的事
- 贾平凹|贾平凹《秦岭记》:秦岭志怪
- 贾平凹|几十年过去了,他一直在写秦岭!贾平凹新作《秦岭记》,堪称当代“山海经”
- 贾平凹|贾平凹新作《秦岭记》出版:“写好中国文字的每一个句子”
- 贾平凹|贾平凹出版长篇笔记小说《秦岭记》:未敢懈怠、敷衍、轻佻和油滑顺溜
- 贾平凹|贾平凹推出笔记体新作《秦岭记》,承续中国古典文本传统
- 贾平凹|贾平凹推出新作《秦岭记》:继续讲述秦岭故事
- |贾平凹谈《秦岭记》:秦岭最好的形容词就是秦岭
- |70岁贾平凹出版第19部长篇小说:我不过是秦岭沟沟岔岔里的一只蝼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