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我这辈子,最下功夫的是作家这个角色( 五 )


最早想写秦岭上的动物草木 。 在写作过程中 , 了解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 那个动乱时期的人和故事 , 主要来自民间流传 , 后又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 觉得挺有意思 , 兴趣就转移了 , 写了历史 , 梳理二三十年代那段历史 , 展示那段历史中人性的复杂性 。
张英:看似写一座山 , 还是写的中国 。
贾平凹:写秦岭这段历史 , 是写整个中国 。 小说的前面有一个题记 , 秦岭是中国的龙脉 , 它最能代表中国 , 它提携了长江、黄河 , 统领了南方、北方 , 这是以秦岭为中心来看的 。
原来大家评论秦岭 , 都是以一个山来看 , 或者站在北京 , 以首都来看秦岭 。 我这次写《山本》 , 自己在心中说:我要写一个二三十年代的故事 , 以秦岭为中心 。 以秦岭为中心以后 , 才能说统领南和北 , 提携了黄河、长江 。
《山本》写了陆菊人和井宗秀两个人的关系 , 写二三十年代战乱时期 , 军阀割据 , 民不聊生 , 谁有枪 , 谁就说了算 , 那时候有国民政府部队 , 有游击队 , 有土匪 , 土匪里有各种土匪 , 从传奇故事讲是乱世 , 传奇里说的英雄 , 都是草莽英雄 , 英雄越多 , 民间老百姓苦越多 。
张英:《山本》里麻县长的角色设置很有意思 , 他一直在写一本关于秦岭的书 , 他在小说里的作用 , 等同于作家贾平凹吗?你原来是想写关于秦岭的山、水、植物、草、鸟兽的 。 这个心愿变成一小说的外层结构了 。
贾平凹:麻县长的很多感受就是我的感受和想法 。 麻县长很无奈 , 一个知识分子在官场上不会当官 , 没有背景 , 没有前途 , 还要坚持自我 , 很憋屈地活着 。
知识分子在历史转折点没有什么直接作用 , 心里想法、办法再多 , 再明白事理 , 但两手空空 , 靠一张嘴 , 毫无办法 , 很无奈的处境 。
作品都在写自己 , 写自己的各个方面 。 《西游记》只写了吴承恩一个人的情感 , 他把人性的各个方面分散开 , 把一个人分散开 , 一部分是唐僧有慈悲之心 , 一部分是孙悟空敢打敢闹 , 一部分是猪八戒 , 一部分是沙僧吃苦耐劳 , 猪八戒懒、馋、贪 , 把人性各个方面分散开 。
《山本》里出现那么多人物 , 都是在写我自己 , 写自己的某一个方面 。 有这样的说话 , 父母如果讨厌儿女身上有这么多毛病 , 实际上在讨厌自己 , 儿女是自己的一部分 。 好朋友去世了 , 亲人去世了 , 失去的是你的一部分 。 把自己各方面赋予在各个人身上 。
张英:小说的视角独特 , 作者仿佛一尊佛陀 , 在天空俯视着《山本》落地 , 不管什么势力背景 , 一律平视 , 众生平等 , 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 。 小说结尾写到 , 不管天翻地覆 , 相对于时间和自然 , 人如蝼蚁 , 帝王将相、文臣武将登场演出 , 传奇完毕演员谢幕之后 , 只有明月清风和沉默苍茫的大山 。
贾平凹:《山本》里死亡场景特别多 , 死得都特别简单 , 有的在路上就死了 , 或者轰轰烈烈干事 , 突然就死了 。 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这样 , 没有谁死得轰轰烈烈 , 偶然就死了 , 毫无意义就死了 。
那么多人死亡 , 各种死法 , 觉得很窝囊 , 很惊恐 。 为什么把它写出来呢?这样写是诅咒那个年代 , 揭露那个年代 , 人太没有价值 , 要活得有价值 , 有秩序 , 还是要太平盛世 。
张英:《山本》后记有一段谈到 , “我面对的是秦岭二三十年代的一段历史 , 那段历史不是面对的我吗?《山本》该从哪一段历史中翻出另一段历史?”另一段历史指的是什么?
贾平凹:面对二三十年代的这段历史 , 怎么转化成文学作品?所有记录历史的书 , 都不仅仅写历史的一些事情 , 它都在对历史做一种评判 , 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想 , 通过历史呈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