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面对面|周良:伴评弹而行的“半生缘”( 二 )


“放大镜”和“助听器”是相伴后半生的“挚爱”
“快进来!坐着歇会儿……你看 , 这一面墙的书柜里都是和评弹有关的书……这半边书都是我编的……”5月6日下午 , 采访人员来到了周良老先生的家中 , 他放下手中的放大镜热情地和采访人员打起了招呼 。 周良告诉采访人员 , 这几年随着年龄增长 , 他感觉自己的精力大不如前 , 在评弹研究上投入的时间也比以前少了很多 , 但他至今还保留着时不时翻阅评弹研究相关书籍的习惯 。
“年纪大了 , 耳朵也不好使了 , 所以现在评弹听得少 , 更多的还是看看书 。 ”周良有两个心爱的“小玩意”:一个是他耳朵上戴着的助听器 , 可以在闲时听听评弹的经典曲目 , 还有一个是看评弹相关书籍用的放大镜 。 “我这一辈子和曲艺套牢了 , 哪怕是退休了 , 也离不开评弹 。 ”周良苏州评弹学术研究有一个独特现象:几乎90%的著述 , 都是在他60岁即离休之后完成出版的 , 而约1/3数量的著述 , 又是在他进入80岁之后完成出版的 。 日积月累 , 才有学术上的井喷 。
“这个放大镜是三四年前 , 一个外地友人送我的 , 他也是评弹爱好者!”采访人员注意到 , 周良手中的放大镜镜面已经有了斑驳的痕迹 , 但他仍然爱不释手:“要不是有放大镜 , 我现在可看不了书了 , 一辈子能有这样几个相知相许的挚友真是难得!”让周良动容的不仅是好友从外地特意送过来的放大镜 , 还有因苏州评弹而结交的真挚友谊 。
周良告诉采访人员 , 苏州评话、弹词艺术历史很长 , 艺术发展的水平很高 , 但艺术总结、研究工作很落后 , 介绍苏州评弹艺术的著作和资料很少 , 所以他做了大量收集资料的工作 。 “我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 , 分散在五湖四海 , 每当他们在当地看到和评弹有关的资料 , 他们就会立马手抄下来 , 然后寄给我 。 ”有一个在宁波的好友 , 曾偶然看到了一本和苏州评弹有关的手抄本 , 便立马用笔抄下下来 , 寄给了他 。 “这本资料对于我后来研究苏州评弹理论 , 起了很大的帮助!”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 我直接住在苏州市图书馆对面 , 只要一有空就去图书馆看书 。 ”除了友人的支持 , 周良能够快速收集到大量评弹资料得益于工作带来的便利 。 周良介绍道 , 因为他在文化局工作 , 所以接触评弹书籍也比其他人更加方便 。 “那几年 , 我工作也不分白天和晚上 , 休息日也是看书 , 只要一有空就跑去图书馆看书!”
谈起看书 , 周良的话匣子又止不住了 。 “评弹演员要多看书 , 多看文学作品、多看历史书 , 让语言更丰富、更有内涵、更生动灵活 。 ”周良认为 , “戏曲是具象的 , 台上的人虽是林黛玉、贾宝玉 , 但观众回忆的时候 , 脑子里还是演员的形象 。 但说书不是具象的 , 所以功夫要下在文学性方面 。 ”
告诫年轻人“不要为了赶时髦而喜欢评弹”
“苏州评话、弹词如果还要生存发展下去 , 首先不是发展、创新 , 而是保护和传承 。 评弹要像评弹 , 如果评弹已经不像评弹 , 已经变异了 , 还讲什么创新发展?创新、发展不是异化苏州评弹和消灭苏州评弹 。 ”周良认为:苏州评弹急需抢救的是传统书目 , 以及积淀在传统书目中的传统艺术 。
周良回忆道 , 上世纪70年代 , 评弹事业复苏 , 80年代到90年代 , 包括评弹在内的地方戏曲遭遇困境 , 甚至出现了听任“自生自灭”的声音 , 而现在 , 30年过去了 , 评弹等地方戏曲不仅存在且生命力旺盛 。 进入新世纪以来 , 评弹保护工作面临新的复杂局面 , 一面是保护力度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强 , 一面却是评弹艺术水准的持续下降和评弹艺术形式的异化、功利化的泛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