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面对面|周良:伴评弹而行的“半生缘”

“在走向工作岗位前 , 我对苏州评弹一无所知 , 甚至连评弹都听不懂 , 我只能从向演员学习、请教 , 搜集史料和艺术资料入手……自退休后一直到现在 , 我的生活一直围着评弹转 , 可以说我这一辈子是被评弹套牢喽!”曾任江苏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江浙沪评弹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曲艺志》副主编的周良今年已经96岁高龄 , 近日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 , 谈及与苏州评弹结缘、相伴的往事 , 周良瞬间便打开了话匣子 , 他精神矍铄 , 眼神里满是对评弹无限的深情 。 在周良心中 , 琵琶三弦、吴侬软语交汇而成的“说噱弹唱” , 包罗人间悲喜、穿越历史时空的无尽想象 。
从听不懂评弹到苏州评弹资深研究者
“本书是第一部由评弹管理者完成的著作 , 采用回忆录的记叙形式 , 撰写了作者伴评弹而行近一个甲子的历史 , 勾勒出20世纪下半叶以来评弹艺术在曲种管理、规律探讨、团体发展上的全貌 , 因而成为评弹事业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 。 ”2015年 , 由周良先生撰写的《伴评弹而行》正式出版 , 全书共21.4万字 , 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邂逅评弹曲种、探讨评弹艺术及梳理评弹历史 , 该书出版后迅速在评弹从业者、爱好者之间引起广泛好评 。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 , 这位先后出版了《苏州评弹旧闻钞》《苏州评弹艺术初探》《论苏州评弹书目》等十余部专著 , 又负责主编《苏州评弹数目库》的苏州评弹资深研究者 , 在走向和苏州评弹相关的工作岗位前 , 甚至连一则完整的评弹都听不懂 。 满头白发 , 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的周老先生 , 谈起儿时和评弹的初遇 , 语气也变得“俏皮”起来:“其实刚开始我啥也听不懂 , 只记得那天中午吃了一碗牛肉粉丝汤 。 ”周良是江苏南通海门人 , 小时候在家乡的镇上 , 有位亲戚带他去听书 , 一男一女在台上说唱 , 但周良并没有听懂 , 所以他第一次接触评弹并没有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 。
“到苏州市文化局工作以后 , 我才走近评弹 , 慢慢听懂 , 逐渐熟悉起来 。 ”周良坦言他走近评弹有不少偶然的因素 ,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工作的调整 。 1957年9月 , 周良正式到苏州市文化局报到 , 开启了和评弹之间的不解之缘 。
1978年 , 周良在评弹艺术座谈会上讲话
周良用“工作中学习业务”概括了他从对评弹一无所知到苏州评弹资深研究者之间的“巨变” 。 首先是收集阅读各种资料 , 周良到文化局后 , 请求机关里的老同志帮忙收集了一批关于评弹的资料 , 并选择其中较有价值的部分 , 编成了《评弹研究资料·第一辑》 。 其次是阅读文件和文艺理论的基础性著作 , 以及马列文论中关于传统文化的论述 。 在此期间 , 周良还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在看戏、听书的同时 , 看剧本、脚本 , 做笔记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 我在看滑稽戏时 , 曾留心把观众发笑的地方 , 在剧情说明书上打个记号 , 而后整理、研究观众发笑的原因 , 以备归纳 , 这很有意思 。 ”周良说道 。 与此同时 , 周良也在逐渐学习做一点实际工作 , 如写新闻报道、知识介绍和演出节目单的剧情介绍等 , 并参加曲联艺术组的活动 , 参写《评弹口诀》等 。 前期的苦心钻研为他后来独立撰写《试论弹词》《的矛盾》《谈苏州评弹赋赞》等奠定了基础 。
周良1980年8月在南京
从此 , 周良在苏州评弹理论研究上的热情便一发不可收拾 。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 周良先后出版了《苏州评弹旧闻钞》《苏州评弹艺术初探》《论苏州评弹书目》等十余部专著 。 1982年至今 , 他呕心沥血主编《评弹艺术》专刊 , 至2019年编至57集 。 为抢救和保护苏州评弹传统书目 , 从1995年到2004年 , 周良主持了《苏州评弹书目选》的选稿和编辑工作 。 从2007年起 , 又负责主编《苏州评弹数目库》 , 到2015年共完成七辑 , 含长篇32部 , 1700多万字 。 2006年 , 因对苏州评弹50年的突出贡献 , 周良荣膺首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