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正是形成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 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分“经”和“传”两部分 , “经”主要用作卜筮 , 大致成书于殷周之际 , 其内容为六十四卦及卦爻辞 , “传”是解释经文的文字 , 大致成书于战国中晚期 。 与殷商时期以占卜窥测神意的思路不同 , 《周易》卦爻辞所体现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天命对于人事的单项操控 , 而是一种双向互动 , 即人作为道德主体对天命走向也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 如《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 夕惕若 , 厉 , 无咎” , 表明危险(“厉”)可能会降临 , 但如果有德君子能每日振作不懈怠 , 即使在夜晚依然保持警惕、行事谨慎 , 那么即将到来的灾祸也可以被化解 。 可见 , 《周易》认为天意并非玄远不可及 , 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自身的德性 , 强调人虽然受天命影响 , 但还是有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 从某种程度上说 , 天命在此时已经有了人意的影子 。
这影响到了此后春秋战国时人对于占卜的态度 , 如《左传·襄公九年》记载 , 鲁宣公去世后其子鲁成公继位 , 宣公之妻即成公之母穆姜却与大夫宣伯私通 , 二人密谋干政被鲁成公发现后 , 成公将穆姜幽禁 。 在前往幽禁之所前 , 穆姜占了一卦 , 主管占筮的史官根据结果告诉她说:“这在《周易》里是随卦 , 意思是出走 , 指示您赶快出逃离开这里 。 ”穆姜说:“不对 , 随卦卦辞是‘随 , 元亨利贞 , 无咎 。 ’元亨利贞代表四种最美好的德行 , 我犯上作乱已经失德 , 所以不可能像卦辞‘无咎’所说的这样做到没有危险 , 反之我一定会死在这里 , 再也出不去了 。 ”鲁襄公九年 , 穆姜果然死于幽禁之地 , 正应验了她自己的推测 。 商周时期有“巫史不分”的倾向 , 史官在当时作为与天沟通的职业占卜人员 , 自然倾向于注重《周易》预测天意的一面 , 而穆姜的思考显然更加深刻 , 她认为占卜结果虽关天意 , 但天意本身就是为有德者准备的 , 故而自己虽占得出路 , 却因无德而不得善终 。
由此可见 , 《周易》六十四卦卦爻辞虽是卜筮之书 , 但其诞生于商周鼎革之际 , 受到“敬天保民”思想的强烈影响 , 成书之时即具备了天命与人事两个要素:在占筮吉凶、预测未来的基本功能之外 , 其对道德的推崇则显示出注重人事的一面 , 并强调人事也可对天命产生影响 , 这为此后《周易》从卜筮之书向着人文化、哲理化方向转化做好了思想准备 , 也为我国古代占卜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主要基调 。
如何理性看待《周易》的卜筮功能?
《周易》是上古时期主流的占筮之书 , 但根据《周礼·春官·太卜》所言太卜“掌三《易》之法 , 一曰《连山》 , 二曰《归藏》 , 三曰《周易》” , 可知当时流行的卜筮之书有三 , 《周易》仅居其一 。 其之所以能够在后世脱颖而出 , 受到先秦诸子的广泛关注 , 甚至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位列官学而成为“群经之首” , 与其崇尚德行、说理性强的特点密切相关 。 然而 , 占卜作为一种诉诸神秘力量的非理性活动 , 毕竟与道德教化这一理性目标存在矛盾 , 这两种倾向却熔冶于《周易》一书之中 , 如何理解两种不同的思想倾向 , 进而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成为此后历代思想家在读《易》、研《易》过程当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
《周易》卦爻辞中蕴含着对德性的倡导 , 但这些道理都隐藏在卜筮之书的形式之下 , 往往难以被普通人察觉 , 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 , 反映的正是当时的普遍情况 。 孔子及其后学注意到这个现象 , 开始对《周易》说理的内涵进行系统性挖掘和论述 。 在孔子看来 , 祭祀、卜筮等活动其目的在于从超自然的力量那里获得庇佑 , 但如果人能做到有德与仁义 , 亦能获得相同的结果 。 相较于卜筮这种将自己命运交给神明决定的行为 , 修养道德更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这也是《论语·子路》中孔子说“不占而已矣”的原因 。 可见在孔子看来 , 卜筮与重德是《易》的两大思想特征 , 二者不可分割 , 但德行和仁义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起到与占卜相同的作用 。
- 失业率|北大国发院教授谈失业率,远超欧美,年轻人停止“摆烂”
- 项羽|职场上,当心这几种“捧杀”
- 隔离|这间“不熄灯”的老城厢办公室里,有道不尽的故事……
- 留学生|HR企业直言:“不招海归,再优秀也不要”,背后原因现实又扎心!
- 电竞新闻|王者之战变“抽鲢鳙”大赛,化氏战队出师不利,邓刚会笑到最后?
- 冰种翡翠|谁说清朝没有冰种?看看乾隆珍藏的冰种翡翠“豆子”,价值437万
- 山西省|山西一课教育:“中年考证热”正在悄然而生
- 裁员|“年薪制”辅警公开招聘,翻身的机会来了,入职后有望转成编制!
- 老鹰吃小鸡|热血少年打动五百万读者,“老鹰吃小鸡”高人气之作《星门》完结
- 湖南|用传统文化表白“520” 湖南这所高校学子有“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