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立场与阵营 , 每个人的死亡的刻画都极具仪式感和悲剧性 。 荀诩的手下 , 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吏廖会之死也被郑重其事地对待 。 恪尽职守看护证物的廖会 , 在毫无提防的情况下被同事刺死 , 办案人员勘察现场时 , 脚上踩到了廖会留下的一滩血迹 , 面露鄙夷 。 再如曹魏天水间军司司马糜冲 , 被陈恭掉包身份后深陷绝境 , 被蜀军一箭刺穿 , 抵死反抗直到死于乱箭 , 尸体千疮百孔 。
于是 , 就有了陈恭质问冯膺:“国家大义面前 , 我的父亲 , 无数外线游枭的性命 , 就该这么死掉吗?”冯膺的回答是:“没有人该死 。 但是在国家利益和人个人生死之间 , 我选前者 。 ”剧中 , 桩桩件件死亡的背后 , 沾满鲜血的手以正义与崇高之名将人命玩弄于股掌之上 。 创作者通过一次次死亡的特写 , 展示战争与政治斗争的残酷 , 强调他们的意图:这些死去的人并不是用后即弃的棋子 , 而是活生生的人 。
不过 , 故事的结局却让人无端生出一团无处发泄的怒火 , 甚至近似于虚无 。 陈恭落得枭首弃市的下场 , 荀诩失去了妹妹和挚友 。 反倒是那些晦暗的角色看似得偿所愿 。 比如将游枭生命视同草芥的冯膺 , 或是将间谍之术用于政治斗争的杨仪 , 至少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 《风起陇西》并没有通过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英雄叙事 , 给观众以大快人心的感受 , 甚至善与恶也是处于混沌之中无法辨明 。 混沌中有一丝微光 , 也是唯有缘人得以相见 。
从创作角度来看 , 《风起陇西》并非没有瑕疵 。 有网友形容其观感像大部头的书:沐浴焚香 , 起势 , 打开 , 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 马伯庸在《风起陇西》后记中提到 , 书中很多名称 , 比如靖安司、司闻曹、军正司 , 以及繁琐冗长的蜀汉行政程序 , 都是他为了增加文章真实性而创造出来的古代机构 。
然而 , 该剧并没有给观众足够的时间去消化这些大量陌生的人物、官制和机构名称 。 开篇对人物关系的交代不够清晰 , 讲故事的视角不断切换 , 多次采用闪回帮助观众回忆前情 , 不仅情感上缺乏力度 , 还造成叙事的断裂 , 令原本就比较复杂的线索凭添混乱的观感 。 如没有原著或相应的历史知识做铺垫 , 面对如此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络 , 观众无法短时间内与人物角色共情 。 加上悬疑和谍战的剧情 , 信息量密集 , 反转频次高 , 该剧也无法提供伴随性的娱乐 , 稍有分心便会错漏关键剧情 。
此外 , 它也有些“生不逢时” , 在疫情所造成的动荡之中 , 人的生活已经足够忙乱 , 无暇对尔虞我诈的阴谋局作出积极的反应 , 遑论在案中案、碟中谍的氛围中沉下心来抽丝剥茧 。
【风起陇西|人性超越权谋,《风起陇西》是不一样的三国谍战故事】但是 , 《风起陇西》仍然不失为一部佳作 。 它敢于另辟蹊径 , 从过往那些套路化的叙事框架中跳脱出来 , 不再拘泥于三国故事中 , 一城一池的争夺和英雄豪杰的传奇 , 而将故事的主角让位给那些历史上无名却而同等重要的普通人 。 在路阳看来 , 荀诩陈恭等人 , 虽然都是小人物 , 却怀抱着一些理想主义的精神:“非常朴素、真诚 , 而正是这样的情怀 , 促使他们在很多关键时刻做出了重要的选择 , 这个选择本身 , 令他们成为了乱世中的无名英雄 。 ”
- |“壕无人性”!宅猪三亿盟读者“宅菜”打赏324万,买套房没问题
- 风起陇西|5月热剧,《且试天下》《重生之门》等6部剧差距明显,胜负已分?
- |也谈《风起陇西》:当代人对“个体”的珍视,决定了历史剧与历史的距离
- 插画|插画家亲自解读,这11幅揭露人性缺陷的插画,你理解对了吗?
- 自由职业者|二刷《风起陇西》!看懂冯膺就相当于看懂了职场“潜规则”
- 离职|【职场干货】考验人性?这三个行为早晚会把自己坑惨!!!
- |专家在山西挖出“八角古墓”,墓中壁画被曝光后,网友:没有人性
- |18幅讽刺至极的插画,像是一面镜子,揭露出人性的阴暗面
- |《风起陇西》: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 |孙甘露长篇新作《千里江山图》问世,聚焦隐蔽战线的人性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