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随时准备失去工作,是我们这代人的必修课( 二 )


现代工业社会 , 工作对人的意义重大 。 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人际关系、社会秩序都由工作所决定的 。 体制内外、互联网与传统行业、金融与实体 , 工作性质不同 , 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标准、社交圈子和社会地位也不尽相同 。
对大多数人而言 , 工作是一生要去构建和捍卫的身份核心 。 一旦职业轨道确定 , 生活方式、业余安排都随之而定 。 换言之 , 工作这个基准一旦发生变动 , 其他方面也会四下摇晃 。
但很长一段时间不是这样 , 人类不是天生就爱工作 。
工业革命之后 , 资本为了让人们走进工厂 , 参与生产 , 创造财富 , 想方设法将自然人变成劳动力 。 那时候 , 产品是财富扩张的基本资源 , 生产能力由雇员数量决定 。 这是劳动力商品化的开始 。
工作伦理也应用而生:只要工作 , 就会有更美好的生活;接受救济都是走投无路的失败者;但凡是成年健全的男性 , 都应该去工作 。 这多少有点胁迫的味道 , 全民就业在当时是被预测的未来趋势 。
这是欧洲人的发明 。 在美国人眼里 , 工作伦理太过迂腐 , 不够直接 。
美国人的做法是 , 我们承认 , 工作是枯燥乏味的 , 甚至令人厌恶的 。 工作也不需要被热爱 , 你可以公开反感工作 。 但是 , 你要知道 , 工作是获得更多财富 , 更加独立的最好方式 。
相比欧洲的那一套道德说教 , 美国人直接告诉大家 , 这是赚取更多金钱的手段 。 他们通过「胡萝卜」诱惑 , 激发工作热情 。 激励机制 , 俗称KPI、绩效 , 就是他们的发明 。 这也是现在中国互联网公司管理的基本手段 。
如果说工作伦理是1.0版 , 2.0版则强调利益至上 。 除少数人将工作赋予特殊意义和使命外 , 大部分人将其视为赚取经济收益的手段 。 所有工作中遭受的苦难都是暂时的 , 屈从老板只是将来自己成为老板的必经之路 。
这直接导致 , 社会生存质量的争夺 , 变成获得更多金钱的斗争 。 经济收益成为评判人自身价值的主要指标 。 而且也把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和价值体现 , 不可逆地转向消费 。 当人们的主要身份从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的时候 , 工作也遭到反噬 。
02
什么样的工作有价值
严格地说 , 任何工作都有价值 , 都能增加人的尊严 。 工作伦理还认为 , 不管工作能否给人带来乐趣 , 履行完成了一份职责 , 都能产生最直接和充分的满足感 。
如果有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强烈的使命感 , 以岗为家 , 沉醉其中 , 有满足感和成就感 , 这通常被归因为「职责完成得很好」的意识 。
这句话淡化了工作之间的差异 , 比如不同工种相对应的物质收益 , 声望 , 社会地位等 。
消费主义横行的时代 , 这套工作伦理不再有吸引力 , 取而代之的是「美学」对工作的审视 。
有人曾将劳动力市场分为四种:第一类是引导者 , 以发明家、商人和广告人为代表;第二类是各领域、各层次的教育工作者 , 他们把劳动力塑造成可供购买和消费的商品;第三类是从事消费者服务市场的人 , 激活他人的消费能力 , 培养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后一类是常规劳动者、流水线工人、超市收银台等 。
这种分类发生时 , 互联网一定尚未盛行 。 工程师、产品经理、运营、测试等等工种 , 很难明确被归为哪一类 。 互联网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也经历了起伏变化 。 从高科技、高薪特区的天选工种 , 到大厂膨胀到几万十几万人的时候 , 他们开始自嘲「纺织厂工人」 , 本质上是不同时代工业作业的反映 。
美学对工作的审视 , 强调了工作之间的差别 , 放大了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