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大家|無盡意·痕——冯远的艺术人生】“鹏之徙于南冥也 , 水击三千里 ,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鹏鸟之志 , 奋起而飞九万里 , 乘天地之正 , 而御六气之辩 , 以游无穷 。 在现代水墨语言的表达形式之中 , 冯远的《逍遥游》传达着一种“无待”的境界 , 这也是他前三十多年的人生追求 。
冯远 , 1952年出生在上海黄埔江边 , 政治的动荡让冯远的青少年时光在艰难中度过 , 那时候的他并未想到 , 绘画会是他相伴一生的伙伴 。 特殊的年代里 , 他只有在父亲为其购买的书籍中自我求索 , 叩问求知 , 开始了他的连环画创作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后期 , 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 很有必要”之后 , 大量的城市知识青年大规模地离开城市 , 上山下乡 , 屯垦戍边 , 1969年5月 , 17岁的冯远也成为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份子 , 他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对未来的思考 , 冯远和数以万计的青年踏上了开往各地的火车 。
追溯过往 , 对于冯远来说 , 这一切的起点都在那段知青岁月 。 屯垦戍边的种种故事不由人意 , 但纸张油墨外的想象却天马行空 , 过往的艰苦岁月 , 是绘画给了他心灵的慰藉 。
表面平静的生活持续了三五年 , 但是两次高考皆因家庭原因没有录取 , 无疑对本在疑惑期的冯远来说是雪上加霜 , 让他有一种对人生无力的沧桑感 , 也许命运还是眷顾这个勤奋的青年人的 , 朴实的东北老乡 , 他们用最为朴素的古道热肠 , 帮助冯远走出那片人生的黑暗 , 告诉冯远生活的哲学 。
冯远的心门渐渐打开 , 知情的岁月经历与生活 , 成为了这位年轻人日后创作的源泉与内驱动力 , 终是将画笔对准了“人”这一主题 。
际遇浮沉如河蜿蜒 , 窗户纸做成的画册堆起了小山 , 冯远也遇到了绘画路上的第一个重要时刻 。 冯远的人生从此出现了转折 。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重要的时刻 , 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时刻 , 与方增先老师的结缘 , 使冯远在浙江这片水墨文人画的沃土里吸吸取了“新浙派人物画”的精髓 。 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只是身体的劳作 , 在浙江美院的日子则是精神上的锤炼 。 冯远在读研究生期间 , 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博采众长 , 更如饥似渴地广泛阅读 , 使其艺术理论素养得以跃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
1980年 , 对冯远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一年 。 他的研究生毕业创作《秦隶筑城图》入选全国青年美展 , 并获得银奖 , 他也因此留校任教 , 可以说 , 《秦隶筑城图》是冯远的艺术创作走向成熟的起点 。
年少时的知青岁月 , 早就被冯远收入内心 。 坦然吃下的苦 , 也铺就了他前行的道路 。 冯远是一位艺术理想的坚守者 , 数十年来 , 他的作品中 , 家国情怀 , 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始终是不变的主题 。 冯远不断地审视中国艺术的历史与现状 。 他将传统中合理的内核提纯出来 , 注入现代东方文化观的血清 , 以此建构中国的现代绘画 。
由远及近的《英雄交响曲》、《保卫黄河》、《百年历史》、《秦嬴政登基庆典图》、《孙中山与中国》、《世纪梦》……从 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 , 冯远的历史人物画创作始终没有中断过 , 冯远画历史意在为民族立碑 , 他笔下的历史人物画不是简单地图解历史 , 而是从当代现实的角度重新审视历史 。
他把《秦隶筑城图》、《屈赋辞意》一笔一笔画在纸上 , 也完成了自己对人生的答辩;他组织参与多次大型美术创作 , 鼓励美术家大胆创新 , 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 到“中华家园”等一系列项目 , 贯穿华夏文明几千年历史的画作呈现在世人面前 , 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一部贯穿古今的图像历史和心灵图谱 , 也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丰碑 。
- |安徽有了省级美术馆!开馆首展 “韩美林艺术展”
- |安徽省美术馆明天起免费开放!
- 美术|中国当代美术理论的基石
- 黄河|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惨剧一周年:请大家都不要跑偏
- 粉彩|在瓷器圈,青花瓷为什么比粉彩更受大家的认可?
- |仨男子组团钓获大鲶鱼,随后的一幕出乎大家意料,网友:寻找童年
- 翡翠|各种各样的玉石种类,成色和翡翠接近,曾受到大家疯狂喜爱
- 辅警|我,在江苏当辅警,告诉你为什么收入低,大家还愿意当辅警
- |“守护大自然的精灵”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专题展开幕
- 西装|《请叫我总监》大结局,豆瓣6.9,这样的成绩大家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