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残本《全蜀诗汇》是伪书‖李思婧 吴洪泽( 三 )


其三 , 残本不仅选诗未出《蜀雅》范畴 , 诗人小传也多雷同 , 只是略去诗家字号及编者评语而已 。 选录诗作涉及诗人59家 , 其中吕潜、田金漏落姓名 , 其余57人名下均附小传 , 略述姓名、籍贯、科第、仕宦、著述等内容 , 如“傅作楫 , 奉节人 。 康熙丁卯举人 , 官至都察院副都御史 。 有《雪堂》《燕山》《辽海》《西征》《南征》等集” 。 与《蜀雅》卷14所载相比 , 仅少“作楫字济庵”之“字济庵”3字 , 以及末尾一段诗话:“济庵诗 , 余从农部唐鸯港处觅得 。 其诗如老将临戎 , 步伐森严 , 不事攻撼 , 而气自夺人 。 ”多出的字号及评语 , 与其说《蜀雅》以《全蜀诗汇》为蓝本而后出转精 , 不如说残本因抄袭《蜀雅》掐头去尾而欲盖弥彰 。 再考查嘉庆《四川通志》等书所引《全蜀诗汇》 , 多及字号 , 如嘉庆《四川通志》卷187“《红梨书屋诗集》十二卷”下引《全蜀诗汇》云:“光绪字耿堂 , 成都人 。 诸生 。 诗宗法韦、孟 , 绝去町畦 , 是得唐贤三昧者 。 ”传中有字也有评论 , 与残本体例并不相同 , 可自证残本之伪 。
其四 , 残本中难掩抄录痕迹 , 也可自证其伪 。 如李蕃《因为之咏》诗 , 语意不全 , 莫名其妙 。 而《蜀雅》卷10载原题“杜牧《木兰》有‘梦里曾经画蛾眉’之句 , 时人以为佳句 。 余谓李陵以军中有女子气 , 则战不力 , 木兰有画蛾眉梦 , 乌能十二年乎?非木兰本色矣 。 因为之咏” , 首尾明白 。 而《国朝全蜀诗钞》卷4题作“咏木兰从军” , 系从《蜀雅》而更名 , 也远较残本“因为之咏”简明 。 其他如《蜀雅》卷12樊曙《黄陵庙敕书楼二首》 , 实仅载1首 , 而乾隆《长沙府志》卷47二首并存 , 且题作李以宁撰 。 李调元仅录前一首 , 且以“壮丽”评之 , 而残本照录“二首”等 , 删去传后纪事及诗评 。 《蜀雅》卷14何鉽传后“平生孝友叹零丁 , 金石文章贯六经”一诗 , 或为李调元对何氏的评价 , 而残本录作无题正诗 , 抄袭痕迹明显 。 又《蜀雅》卷15毛振翧《遂宁冡宰应召进云南鹤庆府 , 四路入乌思藏 , 冡宰命余缮摺 , 赋此纪事》二首 , 诗中多注 , 末有“晚唐佳境”评语 , 残本题作《藏冡宰命余缮摺 , 赋此志概》 , 断章取义 , 且只录第一首 , 删去注及评语 。 孰优孰劣 , 孰先孰后 , 一目了然 。
其五 , 《全蜀诗汇》原本录诗与《蜀雅》互有出入 , 不似残本全出《蜀雅》 。 嘉庆《四川通志》卷200引《雨村诗话》云:“余同年成都张鹤林翯 , 乾隆庚辰进士 , 官检讨 。 三十四年十月初五卒于京邸 。 余已序其集 , 而并采佳者入《蜀雅》 。 云谷在固始时刻《诗汇》 , 亦收其诗至四十五首 , 鹤林可不没矣 。 诗学东坡 , 有《冬夜书怀》六首 , 竟可入室 。 ”据此 , 《全蜀诗汇》收录张翯诗多达45首 , 而《蜀雅》卷19仅录15首 , 可见两书各自成编 , 《蜀雅》收诗并非都比《全蜀诗汇》多 。 即此一例 , 也可证残本难脱抄袭之嫌 。
综上所述 , 残本《全蜀诗汇》所录诗人、诗作均见于《蜀雅》 , 且错乱明显 , 兼与诸书所引《全蜀诗汇》不合 , 可见其摘录《蜀雅》中律诗和绝句以成是编 , 而托名《全蜀诗汇》 , 必非张邦伸“最初原本” , 而是伪书 。
【|【历史文化】残本《全蜀诗汇》是伪书‖李思婧 吴洪泽】最后 , 再谈谈嘉庆《四川通志》等书征引《全蜀诗汇》的情况 。 从征引内容看 , 与残本明显不同的是 , 所引作家小传 , 大多有字号及诗评 , 且不乏雷同《蜀雅》者 。 嘉庆《四川通志》卷187引《全蜀诗汇》13条 , 引“张邦伸云”2条 , 其中张祖咏、张象枢、张象翀、杨昆、先著、岳钟琪、何明礼、费锡琮8条大抵雷同《蜀雅》 , 且小传文字少于《蜀雅》;杨岱、蔡时田、李化楠、傅作楫4条 , 内容相近而文辞不同;马士琪、易简2条与《蜀雅》全不同;李光绪1条及卷186蜀氏梅花诗1条 , 为《蜀雅》所无 。 据此可以推断 , 嘉庆《四川通志》所引《全蜀诗汇》 , 与残本并非同源;与《蜀雅》关联度虽高 , 但各自成书的可能性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