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时见 一作:谁见)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
【译文】: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 。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
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 。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
【注释】: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 。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
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 。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
【赏析】:这是苏轼的一首名词《卜算子》 。现在通行的各个版本的词选中都有一个小序:“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3年(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冈县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 。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 。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 。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 。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又是一个多么孤寂的夜晚呀!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 。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又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呢?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
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 。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呢?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 。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
- 《观书》原文翻译赏析,观书全诗的意思
- 《赐萧瑀》原文翻译赏析,赐萧瑀全诗的意思
- 《虞美人·听雨》原文翻译赏析,虞美人·听雨全诗的意思
- 《晚春二首·其一》原文翻译赏析,晚春二首·其一全诗的意思
- 《曹刿论战》原文翻译赏析,曹刿论战全诗的意思
- 《蜂》原文翻译赏析,蜂全诗的意思
- 《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翻译赏析,和子由渑池怀旧全诗的意思
-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翻译赏析,江南逢李龟年全诗的意思
- 《天净沙·秋》原文翻译赏析,天净沙·秋全诗的意思
-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醉翁亭记全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