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阅读读后感怎么写( 三 )


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 。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 。
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 。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 。
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 。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
因此,在读好原作的基础上,把可以引发感想的“点”排出来 。例如,写《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的读后感,就可以排出如下感点: ① 全文的中心思想:在即将夺取全国胜利的新形势下,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巩固这个胜利,建设一个新世界 。
② 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力气的事情 。③ 因为胜利,骄傲的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不前的情绪可能生长 。
④ 要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 。⑤ 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
⑥ 两个“务必” 。⑦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
⑧ 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乞讨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这八个方面,都是可以启发我们感想的“点” 。
再如细读《执竿入城》的故事,从不同的角度,确立的感受中心也不尽相同 。从鲁人的角度分析可得出:①应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必须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②多想才能出智慧;③轻信盲从是可悲的等 。
从老者的角度思考,又可得出:①好为人师要不得;②自作聪明者戒;②经验主义者行不通;④谈动机与效果的关系等 。第三,选准感点 。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例如《滥竿充数》这个故事,明显地有三个感点:一是南郭先生的行为引发的感点:人要有真才实学,靠蒙骗过日子是不会长久的 。
这当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是由齐宣王的行为引发的感点:应当实事求是不要搞形式主义 。
这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是把南郭先生在两代齐王手下的不同遭遇作对比,探究原因引发的感点:应当打破大锅饭,让一部分人混不下去 。
把这三个感点作一下比较,对照当前改革的形势,我们即可发现第三个感点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最切合人们的思想实际,与现实联系最深,那么我们就选第三个 。第四,叙述要简 。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 。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 。
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 。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 。
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 。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