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离开回不去的故乡,我们“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近日 , 导演贾樟柯的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登陆中秋院线 。 与贾樟柯此前的作品相比 , 这部“文学纪录片”显得有些不温不火 。 上映四天 , 票房平淡的同时口碑也低于导演此前作品的平均值 。
无论如何 ,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仍然是一部意蕴悠长的作品 , 其中的许多议题都值得深入关注与反思 。 影片以2019年5月的畅谈为序曲 , 几十位作家来到山西汾阳的一个小村庄 , 他们在这里谈论乡村与城市 , 文学与现实 。 影片交响乐般地以18个章节讲述出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 。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成为影片最重要的叙述者 , 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的女儿一起 , 回顾、探讨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 。
【故乡|离开回不去的故乡,我们“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而贯穿影片的一大强烈情绪 , 即是对故乡的注视与怀旧 。 某种程度上 , 贾平凹、余华和梁鸿都与故乡有了一段距离 , 正是因为这一距离他们得以审视故乡、书写故乡 。 本文分析了影片中展现的文学书写与故乡的关系 。 这一主题 , 也是许多当代人切实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 城市是严酷的生活战场 , 而故乡也似乎只存在于金色的想象中 。 如果故乡回不去 , 那我们正在经验的城市生活 , 以及其中的断裂到底来自何方?又能去向哪里?在这种经验与思考中 , 是否蕴含着新的可能性?
怀旧的诞生:
那些正在消失的生命经验
当我们看完整部纪录片就会发现 , 贾樟柯以吕梁马烽作为序幕与开始 , 由此引出其后几位作家的个人成长经历与故事 , 所企图建构的便是近代中国农村与文学之间的密切联系 , 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这二者背后所凸显出的现代中国的变迁 , 而其中尤其以农村、故乡与故土所衍生的情感、经验和生命体验作为核心 。 而在很大程度上 , 这些都是正在被遗忘的记忆 , 就如曾经写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和《结婚现场会》的作家马烽 , 在当下早已经消失在大众印象中 。
电影的最后一幕 , 贾樟柯有意安排对梁鸿读中学的儿子的采访 , 来展现世代交替之间曾经由其父母辈所经历与承载的历史、记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和体验在年轻的、成长于城市且接受着普通话教育的儿女一代中的消失 。 梁鸿的儿子大概属于“00后” , 而相较“80”、“90”后来说 , 他们或许才恰恰处于其间 , 即对于那些如贾平凹和梁鸿这样出生成长在农村的人来说 , 他们摸到了上一辈人所经历和看到的关于乡村和故乡的最后一缕气息 , 留在了身体中 , 然后进入城市 。 但是否能就此如梁鸿“00后”的儿子一般 , 自然地成为“城市人” , 则始终如谜 。
在关于这部纪录片的评论中 , 许多人或许都是“80”、“90”后 , 因此他们对这部电影大都充满了矛盾甚至两极的评价 。 一些人因为曾经成长于纪录片中人物所生活的世界的尾声 , 所以颇有感触;但另一些人则对此表示不屑 , 即电影中流露出的怀旧和对于旧日苦难的追忆 , 对此情绪的沉迷 , 甚至令人厌倦 。 而或许也正因如此 , 我们才会理解为什么其中看似最“插科打诨”的余华才会获得这么多的好感 。
故乡|离开回不去的故乡,我们“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文章图片

余华在电影中 。
在电影中 , 余华的表达和讲述极具矛盾性 , 一方面他展现自己曾经生活的辛苦 , 但与此同时却也在一直消解自己所述之中隐藏的严肃和苦难性质 , 而以一种颇为个人“心机”的直白展现出个体在大时代风暴之下的自娱自乐与生存之道 。 在这里 , 我们几乎能依稀看到余华小说《活着》中富贵的生存哲学 , 虽然遭遇不断的困难和打击 , 但依旧有一种个体的、私心的且十分坚韧的特质 。 这种“小聪明”会让人会心一笑 , 因为这往往会与我们自身的日常个体经验息息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