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离开回不去的故乡,我们“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三 )


我们能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新感觉派作家们的小说中看到那些难得一见的城市感觉 , 但伴随着其后革命的发展以及意识形态的差异 , 城市也产生了“乡村化” 。 恰恰是这些经验塑造了当代中国主流作家们的文学书写 , 也正是在这里 , 我们看到被怀旧化的乡村和被想象的故乡 。
这些文学塑造着我们对乡村的认知以及关于故乡的图像和其所可能承载的意义 。 就如故乡只有在我们离开之后回望才会出现一样 , 对于观看这部纪录片、在其中感受着关于故乡的回忆时 , 我们或许也在回溯性地建构一个区别于当下自身所生活和工作的新空间 , 而“故乡”这一符号便能够作为承载这些情感和需求的所指 。
故乡一方面是物理意义上的 , 但我们却总会发现伴随着时光流逝其物理面貌的快速变化 , 也正是这一变化呼应了人们情感的波动 。 很大程度上 , “故乡”是一个情感空间 , 由于其被建构为当下生活经验和消极情感的对立面 , 承载着许多积极的意义 , 从而导致它作为“情感的港湾”和能够返回的起源地的角色得以维持 。
故乡|离开回不去的故乡,我们“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文章图片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电影剧照 。
城市的“堕落”:
对于故乡的怀念 , 正是城市经验的一部分
当在城市生活了许多年的梁鸿选择返回自己的老家且开始对其进行书写时 , 在某种意义上故乡便承担了情感疗愈的工作 。 与之对比的 , 其实是电影中始终未曾展现但却在场的东西 , 即关于城市的消极看法 。 城市作为现代发展中颇为重要的空间和生活模式 , 建基其下的是西方现代性以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 因此在19世纪关于西方城市的小说中 , 它总是被描述为一个“邪恶和堕落之地” 。 在德莱塞的《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中 , 作者便展现了一个纯洁的农村少女是如何在城市中堕落的;而波德莱尔也通过一系列阴暗腐朽的意象来展现现代与城市经验的特质……
故乡|离开回不去的故乡,我们“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文章图片

《嘉莉妹妹》电影剧照 。
在刘呐鸥和穆时英等人的小说中 , 上海如“魔都”一般光怪陆离 , 引诱着生活其中的人们走向感官享受和灵魂的堕落;而与此同时 , 乡村则被建构为一种自然的、质朴且纯真的生活空间 。 正是这一城市/农村的二元对比 , 使得一系列的意识形态和道德判断被赋予其中而直接影响了其后人们对其的感知和理解 。 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 , 讲述者对于农村以及其中人们的回忆中都包含着许多积极的印象 , 而关于城市则总是涉及“逃离”与寂寞 。
这一意象一直延续至今 , 伴随着当代中国城市的扩张和发展而引起的大面积城市化 , 使得传统乡村的空间逐渐缩小 , 并且乡村也开始“城市化”改造 , 渐渐使其曾有的异质性或消失或被同化而成为众多千篇一律的城市模板中的一部分 。 年轻人因为学习或工作离开家乡 , 前往城市 , 希望能在其中创造一份自己美好的生活 , 但伴随着竞争和压力的增加、房价上涨以及城市消费等问题而导致许多年轻人无法留在他们生活、工作多年的城市 。 除了这些物质条件之外 , 城市本身的空间隔离、陌生的人际关系以及个体的孤立等等都带来相应的情感危机 , 使得个体很容易对城市产生疏离感 , 无法在心理上对其形成归属和认同 。 于是便出现了所谓的“逆城市化” , 而伴随其诞生的 , 便是对传统已经濒临消失的农村和故乡的重构和想象 。
在贾樟柯早期的电影中 , 我们能发现他自身小城成长的经验 , 其后像《山河故人》则开始在时间的绵延中讲述那些离开家乡之人的故事 , 而其中往往便带有强烈的飘零和流落之感 。 在很大程度上 , 贾樟柯对城市经验是匮乏且有限的 , 因此在他的电影中我们其实很难看到“城市人”的形象 , 而往往总是介入传统和现代之间处于夹缝中的个体 , 东突西撞地寻找活下去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