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秋生造像记怎么写

1.《孙秋生造像记》的楷书有什么书法特点《孙秋生造像记》,全称《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位于洛阳龙门石 窟古阳洞南壁,刻于北魏502年5月27日,为龙门二十品之一 。
碑文由孟广达撰写,萧显庆书写,全文为楷书,字数总计39个,此碑书犀利刚 劲,宽博朴厚,和《始平公造像》比起来笔法多变,字体方劲峻拔,沉着劲重 。笔 法凝练自如 。
《杨大眼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刻于北魏500?508年之间,全文为楷书,刻在洛阳龙门古阳洞 。《杨大眼造像记》与《始平公造像》、《孙秋生造像》、《魏灵藏造像》并称 为“龙门四品” 。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之中将其列为峻健、丰伟之宗 。
2.龙门二十品原迹《龙门二十品》是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北魏书风的代表作 。
《始平公造像记》本是附属於佛龛的题记,全称为《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题记》,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498),刻於河南洛阳龙门古阳洞北壁 。题记由孟达撰文,朱义章楷书 。
此碑与其它诸碑不同之处是全碑用阳刻法,逐字界格,为历代石刻所仅见,在造像记中独树一帜 。记文内容寄造像者宗教情怀,兼为往生者求福除灾 。
清乾隆年间始被黄易(1744-1801)发现,受到书坛重视,列入“龙门二十品”,此碑文方笔斩截,笔画折处重顿方勒,结体扁方紧密,点划厚重饱满,锋芒毕露,显得雄峻非凡,被推为魏碑方笔刚健风格的代表 。《杨大眼造像记》,刻于北魏景明正始之际(500年-508年) 。
楷书,刻在洛阳龙门古阳洞 。与《始平公造像》、《孙秋生造像》、《魏灵藏造像》并称“龙门四品” 。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将其列峻健、丰伟之宗 。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口上方南侧,共六龛,均为圆券形浅龛 。
分上、中、下三排,每排两龛,其大小不等 。圆楣拱内刻卷草葡萄纹,主尊为交脚弥勒(已经残破) 。
左右二胁侍菩萨侍立 。景明二年九月三日(公元501年)完成 。
《郑长猷造像》, 造像记位于佛龛右侧,高50厘米、宽35厘米,记景明二年郑长为亡父、母皇甫、亡儿士龙以及其妾陈玉女为亡母徐,各造弥勒像 。碑文书法有上承汉隶、下启唐楷的重要意义 。
《孙秋生造像记》,全称《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在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南壁 。北魏宣武帝(元恪恪)景明三年(502年)五月廿七日造讫 。
此碑书犀利刚劲,宽博朴厚,较《始平公造像》笔法多变,龙门二十品之一 。孟广达文,萧显庆书 。
楷书十五行,行三十九字 。字体方劲峻拔,沉着劲重 。
笔法凝练自如 。《元详造像记》,全称北海王元详为母子平安造弥勒像记造像记高88厘米,宽42厘米,是元详随北魏孝文帝南伐迁都至洛阳的历史实录 。
《牛橛造像记》,全称《太和十九年十一月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弥勒像记 》,龙门二十品之一 。高100厘米,宽34厘米,是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氏(后改"尉"姓)为亡去的儿子牛橛所造,过去曾有牛橛龛之称 。
造像碑座中间雕刻莲花一朵,左右二力士抬手作托举状,形象生动逼真 。碑文字体端庄整肃 。
3.龙门二十品的特征《龙门二十品》造像记是典型的“魏碑体”,从笔势上看,入笔露锋,横画的书写先竖向下方按再横向右上方运行 。
平其凡先生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欲横先竖,欲竖先横”的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右手执笔书写的缘故 。右手执笔,最佳的线条是从上到下,从左至右的直线和呈“S”型的曲线,将这种最适宜右手执笔书写的“S”型曲线压缩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欲横先竖,欲竖先横”的笔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