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的诅咒|唐日安读《传教士的诅咒》 |适应本土化与追求本真性的张力

编者按
保马今日推送唐日安撰写的《评沈爱娣》一文 。
本文作者指出 , 沈爱娣《传教士的诅咒》一书以山西太原西南山区一个天主教村“洞儿沟”为焦点 , 追溯了天主教在那里整整三个世纪的微观史 , 把通常分属其他研究的几个时期连到了一起 。 该书使用的材料丰富多样 , 通常以一个故事为中心分析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头两章讲的是天主教传入山西、在山西发展的故事 , 中间三章讲的是从南京条约到二战结束的那个时期 , 最后两章讲毛时代和自1980年以来的那几十年 。 各个章节中充满生动有趣的细节 , 同时这些细节又没有遮盖叙事的流动和对主题的分析 。 同时 , 沈爱娣致力于把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关于全球基督教的学术研究和罗马天主教交易的变化联系起来 。 这个独一无二的细致而又长程的视角 , 使沈爱娣既能看到直指关于中国基督教的学术研究核心的问题 , 又能指出这些问题反过来 , 对全球语境中的现代中国来说的含义 。
本文由王立秋老师翻译 , 感谢王立秋老师对保马的大力支持!
评沈爱娣《传教士的诅咒》
唐日安 | 文王立秋 | 译
没有一本关于中国基督教的书 , 像沈爱娣这本书一样引人入胜而又发人深思 。 在这点上 , 它是独一无二的:《传教士的诅咒》以一个村子(及其所在地区)为焦点 , 追溯了天主教在那里整整三个世纪的微观史 , 把通常分属其他研究的几个时期连到了一起 。 这个独一无二的细致而又长程的视角 , 使沈爱娣既能看到直指关于中国基督教的学术研究核心的问题 , 又能指出这些问题反过来 , 对全球语境中的现代中国来说的含义 。
传教士的诅咒|唐日安读《传教士的诅咒》 |适应本土化与追求本真性的张力
本文图片

传教士的诅咒|唐日安读《传教士的诅咒》 |适应本土化与追求本真性的张力
本文图片

《传教士的诅咒:一个华北村庄的全球史》
沈爱娣著
沈爱娣的书分七章 , 每章各以山西太原西南山区一个名叫洞儿沟的天主教村的族人讲述的一个故事为中心 。 头两章讲的是天主教传入山西、在山西发展的故事 , 中间三章讲的是从南京条约到二战结束的那个时期 , 最后两章讲毛时代和自1980年以来的那几十年 。 书中讲的历史是片段式的 , 并不完整 , 每章二三十页的篇幅也容易消化 。 作者经常不把日期写明 , 并且除一些和写到的人物相关的信息外 , 没有提供更多的细节 。 但她的这些选择 , 成就了一本可读性极强的、紧凑的书(正文只有209页) 。 她使用的材料(基于十年来她用五门语言在多个国家做的研究)丰富而多样 , 在各个章节中 , 迷人的细节比比皆是 , 但这些细节又没有掩盖叙事的流动 , 和作者对主题的分析 。
洞儿沟是几个天主教家族在十八世纪初的某个时候 , 在边地建立的 , 因此 , 它从一开始 , 就是一个天主教社群 。 在头几代人里 , 这个村子的天主教认同是通过家族传承 , 和本土平信徒领导的日常祈祷、布道、洗礼 , 以及平信徒对共同财产的管理来维持的 , 只有负责山西教务的意大利方济会传教士或本土神父偶尔才会过来 。 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后 , 传教士的存在变得重要起来 , 这时 , 洞儿沟从传教士偶尔来藏身的地方 , 变成了一个重要的 , 制度性的传教中心 。 不过 , 沈爱娣指出 , 在传教士到来的那个世纪里 , 一直到现在 , 地方的、基于家族的、平信徒牵头的动力机制依然重要 。 这本书的长处很多 。 作者密切关注金钱及其效果 , 谨慎平衡故事的传教士的一面和本土的一面 , 还敏锐地意识到山西天主教徒与其邻人之间关系的变化 。 她特别强调中国天主教社会生活与宗教实践的地方维度和全球维度之间的互动 , 并在结论中提出一个中国天主教研究的范式转变 , 后者对现代中国研究的其他领域来说也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