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天,在佛教称为:斋天 。二十四诸天是在二十诸天的基础上增入四位天神而成“二十四天”的 。
二十诸天的名称都本于印度教(婆罗门教),具体是:一大梵天、二帝释天、三多闻天王、四持国天王、五增长天王、六广目天王、七金刚密迹、八大自在天或摩醯首罗、九散脂大将、十大辩才天、十一大功德天、十二韦驮天神、十三坚牢地神、十四菩提树神、十五鬼子母、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宫天子、十八月宫天子、十九娑竭龙王、二十阎摩罗王 。“天”梵语Deva-loka,音译“提婆” 。
“天”在佛教中主要指有情众生因各自所行之业而感得的殊胜果报 。如六道、十界中的天道、天界 。
这时的天称为“天人”或“天众”,并非宇宙意义上的天 。佛教以为天是有情众生最妙、最善,也是最快乐的趣处 。
只有修习十善业道者才能投生天部 。但“天”虽然处于诸有情界中最高最优越的地位,能获种种享受,但仍未跳出轮回,一旦前业享尽,便会重新堕入轮回之中 。
另外,佛经中说到“天”时,除了指作为正报的有情众生之一类外,还指其依报即这些有情众生的生存环境 。佛教也把世俗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其中欲界有六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和兜率天等 。
色界有十八天(一说十七天,或二十三天的),主要有大梵天、遍净天、无想天、大自在天等 。作为佛教造像的表现题材的诸天主要是在前述有情众生一类的意义上说的 。
只不过这些“天人”大都具有非凡的本领 。佛教把古代印度神话和其他宗教中的一些神也称为天,并将他们吸纳进来,视为佛教的护法神 。
天的队伍不断扩大 。隋代天台智者大师依据《金光明经·功德天品》,制定了《金光明三昧忏法》 。
后代据此简略成《斋天科仪》,为寺庙中祭天的仪轨,依《金光明经·鬼神品》等所说,选下二十位天神,即此二十诸天 。到了明代,又增入四位天神,则成了“二十四天”,即二十一紧那罗、二十二紫微大帝、二十三东岳大帝、二十四雷神 。
后三位是道教神明,这显示了明以后佛道二教相互借用与融合的趋向 。前一位是天龙八部之一,我们将在天龙八部条中介绍 。
其中的二十诸天常常作为一组出现在塑像和壁画中,而且也时或出现于水陆法会时悬挂的水陆画中 。但供奉二十四诸天的寺庙也不少,如昆明的圆通宝殿、山西大同的善化寺、五台山金阁寺等 。
在佛教艺术中,“天”像也常有单独或以其他组合出现的情况 。在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中,很早就出现了诸天的形象 。
如新疆克孜尔石窟第一百十窟主室左壁所绘“夜半逾城”的佛教故事壁画中,就出现了帝释天和四天王天的形象 。云冈石窟第八窟窟门两侧,则雕有骑牛的摩醯首罗天和骑金翅鸟的鸠摩罗天 。
以下我们将一一介绍除紧那罗和四大天王以外的二十四诸天 。斋天又名供天,是大乘佛教寺院中每年岁朝佛事 。
也有斋主以供天祈福 。斋天又名供天,是寺院中每年岁朝佛事,也有斋主以供天祈福 。
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仟法》时开始的 。南宋时,神焕撰《诸天列传》,行霆又撰《诸天传》,设诸天供有十二天、十六天、二十天、二十四天、三十三天不等 。
元文宗时;天台宗的慧光法师于每岁元旦率众修金光明仟,斋天便广泛兴起了 。斋天仪轨,主要是依照明末弘赞律师所撰《斋天科仪》施行的 。
斋天多在下半夜的寅时举行(也有的寺院在辰时举行),地点一般在寺院大殿或法堂前的空坝里;头天下午即开始搭坛;坛场上所需用的法器和食物等;必须在入夜前准备妥当 。由于斋天仪式在天明前已告停滞,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一般俗人是难以见到的,前人有一首《西江月》词,形象地描述了斋天的场面: 门外疏星淡月,坛中炳烛燃香 。
- 阿弥陀佛英语怎么写
- 佛教供斋条怎么写
- 佛教许愿怎么写
- 二月初八是佛教什么日子 二月初八是佛教什么日子
- 放生文疏怎么写
- 佛教起源于哪里 佛教起源于几月
- 关于世界佛教论坛开幕的介绍 世界佛教论坛开幕
- 藏传佛教密宗法器 藏传佛教密语
- 印度佛教的演化发展 什么是原始佛教时期?
- 佛教与道教有何不同?佛教如何最终成了三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