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八股文怎么写( 四 )


以上结构不是每篇必备 。其中,“破题”、“承题”、“起讲”、“领题”、“起比”、“中比”、“后比”七项,不可或缺;而“出题”、“束比”、“落下”三项则可有可无,自由处置 。
所谓的“八股文”,虽然以“八比”为其结构的完整模型,然而,实际写作并不拘泥于此,由于“束比”不限,所以写六比较为普遍 。而多者可达十比、十二比、十四比、十六比、乃至二十比;少者,如遇到单句经文之题,偶尔也有作两大比、三大比的 。
假设写两大比,—横说,一竖说,各树一意;三大比,一说过去,—说现在,一说将来 。这样也是可以的 。
具体情况,全视文题而定 。由此可知,“八股文”只是一种特定议论文的基本构成模式 。
它的构成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结构框架,它规定全文框架须由七个必备部分,三个灵活部分构成 。二是论证逻辑,它潜含于结构要求之中,“破题”、“承题”、“起讲”、“领题”、“出题”到 。
4.八股文的写法“八股文”之难,如归纳为简单的几句,即“文意根于题、措事类策,谈理似论,取材如赋博、持律如诗严”数语 。
这几句怎么解释呢?就是文章意思不能随意发挥,必须按题目模拟古人语气写 。说事情好像对策,即回答问题,说道理又像写论文 。
引证资料要像写赋那样掌握渊博的典故,对仗平仄,又要像写律诗那样严格 。在此我虽然把主要难点较通俗地解说了一遍,但一般今天读者对此历史事物已时差过远,变化太大,恐怕对“八股文”之难作,看了这些解释,仍然不得要领,无法理解,我在后面再分别作些补充说明 。
一是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即要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 。
二是要经过由破题到完篇的长时期写作练习,有复杂的写作步骤,按步骤练习,等到会写整篇的“八股文”后,再写各种题目、经过成百篇的写作练习,再在老师及名家不断修改下,才能学会比较熟练地写出符合各种要求的八股文 。三是在一定字数、一定结构,一定句法、句数、中间四组严格对仗的、及其他种种限制之下,写出模拟古人语气的八股,而且又要有新意,在成千上万篇现成八股文之外的新文章,这才有考中秀才、举人、进士的希望,具备了这样的水平,才能有资格参加考试,这就更难了 。
八股文示例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 。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 。
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 。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 。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 。
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中人也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 。
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 。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 。
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与人同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