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理|今日批评家|金理:“新鲜的第一眼”与“生命的具体性”( 二 )


批评的意义并不寄生于创作 , 更非“食腐肉” , 它与创作并肩 , 共同面对生机勃发的大千世界 , “如共同追求一个理想的伴侣” 。 这个说法来自陈世骧先生对夏济安文学批评特质的理解:“他真是同感地走入作者的境界以内 , 深爱着作者的主题和用意 , 如共同追求一个理想的伴侣 , 为他计划如何是更好的途程 , 如何更丰足完美的达到目的 。 ……他在这里不是在评论某一个人的作品 , 而是客观论列一般的现象 , 但是话尽管说得犀利俏皮 , 却决没有置身事外的风凉意 , 而处处是在关心的负责 。 ”
文学批评是我个人的生命和文学发生关系的一种方式 。 它关涉“生命的具体性” , “今天和当下的事业以及我对自己周围人的关系 , 是与我生命的具体性 , 与生命的永恒本质相联系的……我就必须完成切近的具体事业 , 因为生命的永恒因素就是表现在这些具体事业之中”(弗兰克:《精神事业与世俗事业》) 。 所谓“生命的具体性” , 在我的理解 , 是不将“个人”凝固成一个自外于现实世界、一尘不染的封闭“自我” , 而是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现实(哪怕它们是平庸、烦琐的)中 , 通过“完成切近的具体事业”来沟通、担负个人在现实世界的责任 , 而文学批评正是这样一种“具体事业” 。 这个时候 , 批评(好的文学同然)应该化成批评者的血肉存在 , 甚至是一种生命机能 , “布乎四体 , 形乎动静” , 见证其在岁月流转中的生命履历 , 表达批评者浑然的存在体验 , 个人对现实社会和宇宙全体的直面与担当 。
我只是一个年轻人 , 涉足文学批评的时间很短 , 希望年岁老去翻看旧日习作时 , 能在其中发现生命途程中步步走来的行迹、心迹……
文章刊登于《南方文坛》2008年第6期
批评家印象记
一个年轻学人和一个讨论问题的例子
张新颖
都快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 我开始做一名教书匠 。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书匠生涯的最初阶段 , 按照规定 , 是一定先要兼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的 , 于是我遇到了1999级这一班学生 。 我想我是幸运的 , 我遇到了一些优秀的学生;还有 , 我开始过一种“双重的生活”:我看着他们 , 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青春时代 , 我会比较和印证 , 甚至我会恍惚间以为我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我在一重生活上是一群年轻人的老师 , 而同时在另一重我仿佛又重新过一遍我的学生生活 。 对 , 如果你读过E.B.怀特的《重游缅湖》 , 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 。 十年来我的体会是 , 这另一重的生活 , 是对于平淡的教书生涯的最大补偿 , 或者更准确地说 , 是无比丰富的馈赠 。
说到金理 , 这么些年下来 , 已经成长为一个对学术和文学有潜心研习的经验、有一己感受和独立见解的年轻学人了 , 至于他发表的一些文学批评文章 , 不过是他表达出来的一部分而已 。 我用“潜心”这个词 , 不可谓不重 , 在现在这个时代 , 对于学术和文学 , “有心”已属难得 , 何况潜心 。 我最初感受到一群年轻学生中间这个人对文学有心 , 真是喜悦 。 后来见他用心 , 更是喜上一层 。 对于学术来说 , “潜心研习的经验”其实是最基本的 , 没有这个 , 其他统统说不上 。 当然 , 对于金理今后漫长的道路而言 , 他现在的“潜心研习的经验”也不过是个开始 。
金理在二十五岁时出版第一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从兰社到〈现代〉: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与刘呐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 , 借着这本书的出版 , 在“后记”里表达对几位老师的感激 , 情动于衷 , 绝无泛泛之语 。 其实他在生活中寡言少语 , 颇有些拘谨 , 这样的话是说不出来的 。 我大致也是这一类的性格 , 所以很能体会金理的心情 。 但说到拘谨 , 我倒以为 , 金理完全可以放开一些 。 也许在我没有见到的场合不是这样吧 , 那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