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师&探寻《庄子》中含有的最终依据( 四 )


知道和不知道本来是对立的,径渭分明的。但是经过这两个反问使得知道与不知道混在一起,知道的有可能变成了不知道,不知道的可能变成了知道。于是促使着我们去反思我们真的知道么?什么是知道?什么是不知道?知识是什么?非知识又是什么?
我们的知识足以了解存在么?接着文中就通过列举不同的存在物选取标准的巨人差异性来彰显人的知识以及标准的不可靠性,说明正是人的知识、人的标准局限了人对存在的认识。王倪说不知道就是在说这一切并不是由人的理性所决定的而是存在所给予的,我们只是接收者而非创造者,根本意义上的创造者是天。
由此可以看出人的知识、人的标准并不可以作为存在的依据。因此才有“仁义之端,是非之堡,樊然般乱,吾恶能知其辩”。因此不知道所以然的就是天然。自然而然强调的就是存在的被给予性。显然在《庄子》中没有把根本的、形而上的理据归结为理性,而是将根本的依据托付给了存在本身。
大宗师&探寻《庄子》中含有的最终依据
文章插图
三气的内涵
将“气”看为是物质的判断只有在意识与物质两分的前提下才可以成立。但是在《庄子》中我们找不到这种区分。在《庄子》中人与世界一体相连,气息相连。而文中并没有提到气之外还有什么动力的来源,显然气本身就具有动力。
物的不同状态的转化都是气的运动的不同阶段而已。生命和死亡,神奇与腐朽,这些平时看起来截然相反的状态,统一于气的运行。所以气就使得万物成为了一体。那个可以使万物成为一体的东西被表述为气。“气”是“虚而待物者”的。“气”使得各个存在物成为一个世界整体。由此可以看出“气”强调整体性、统一性。
《庄子》的最终依据的特质
通过对最终依据的找寻的这同一问题的不同答案的比较,可以看出《庄子》的独特性与价值。
古希腊哲学对此普遍的解答是逻各斯。逻各斯本身含义丰富,最早是由赫拉克利特所使用的范畴。但是在巴门尼德之后,则是主要强调“是者”的含义。通过巴门尼德我们可以找到“是者”与《庄子》中的“道”的差异。巴门尼德的思想很突出地表现了希腊哲学的特点:强调逻辑性,抛弃感觉,相信思维理性。
巴尼德正是针对赫拉克利特的“既是又不是”的说法。他区分了意见之路与真理之路,意见之路主要是指人通过习俗与感官来认识,“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舌头为准绳”;真理之路则指的是通过理智、思维来认识事物。强调“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然不是”,进而将感觉视为谬误的根源,将思维视为真理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巴门尼德是使用了逻辑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上述结论。
大宗师&探寻《庄子》中含有的最终依据
文章插图
“非是者生成是者”这个判断是不可能的,因为非是者什么也不是,不能生成任何东西。“是者生成是者”也是自相矛盾的。因此“是者”必然是不生不灭的。于是“是者”就是由逻辑规则来判断的。两者的对立也和排中律一样,并无太深的哲学奥妙。这可以说开启了西方哲学传统的将逻各斯变为逻辑的先河。
而这个原则也一再被提起,“同样属性在同一情况下不能同时属于又不属于同一主词。”而逻辑学就是关于规则的科学,虽然逻辑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含义并不相同,也有其流变的历史,但是其是有内部的关联的。
正是因为逻辑指思想、概念、理性与规律性这个根本的含义才有这许多不同的解释,而也正是因为这个根本的含义才有了逻辑的诸多形态的演变,从最初的形式逻辑到黑格尔的辩证逻辑。但是无论如何演变,西方的逻辑也未曾跳出精神、思维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