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傅申在“血战古人:张大千六十年回顾展”现场向陪同王方宇(左一)、李顺华(左二)及黄君实(右一)介绍张大千作品《文会图》
【中国|傅申|张大千六十年回顾展的缘起与研究】二、“血战古人:张大千六十年回顾展”
我的朋友直言问我 , 究竟我与大千是什么关系?大千先生生前曾否赠画给我?我是否是他的座上客?尝过大风堂的名菜?因此我想追述并分析一下我与大千先生之间的因缘 。
回忆笔者在1956年考进当时中国台湾唯一的艺术系(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时 , 由于从小缺乏国画的教育 , 如同大多数的同学一样 , 一心一意想做一个西洋画家 。 但自二年级开始 , 不但觉得西方绘画在思想上与我很远 , 且连一件原画也无法看到!但随着对传统书画金石的兴趣愈来愈浓厚 , 于是我决定将来走中国美术的道路 , 要成为书画篆刻家 。
在绘画上 , 我的兴趣是山水画 , 除了受到在校的黄君璧、溥心畬老师较大影响 , 课余又在傅狷夫老师的心香室习画 。 到了四年级以后 , 渐渐看了些张大千的画展和画册 , 对他描绘台湾横贯公路及阿里山、日月潭等作品有深刻印象 , 所以在私下他也是我取资模仿的对象之一 。 大学毕业前后 , 由同学陈瑞康兄的介绍得识书画家陈子和先生 。 陈先生曾对大千先生的画展出过力 , 其后在陈先生生活比较潦倒时 , 他常画一些松柏寄去巴西请大千合作以后售卖 , 张大千有求必应 , 因而使我甚为佩服其为人 。 我的书法和篆刻老师王壮为先生常为大千先生刻一些闲章 , 也得些大千先生的赠画 , 其中《玉照山房图》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
我与大千先生第一次见面就是在王壮为老师1959年6月的50岁生日宴上 , 当时台北书画界名人都在 , 笔者是年纪最轻的小辈 , 属于新成立的七修金石书画社成员 , 与其他的社员——吴平、江兆申、沈尚贤、陈丹诚、李大木、王北岳诸兄同坐旁边一桌 , 故而除了被例行介绍与大千先生握手之外 , 并未与之交谈一言 。
文章图片
1964年 , 傅申(左)与丁翼(右)在台北拜会张大千
记得第二次见面的情形也类似 , 那是1964年6月19日 , 由叶公超、黄君璧、陈子和诸位先生联名欢宴大千先生夫妇 , 到场的台北艺坛人士 , 如马寿华、谭伯羽、陈定山、孔德成诸老 , 当时我正在台湾电视公司主持书法教学节目 , 餐后由书法家丁翼兄拉着我与大千先生合影 。 第二天 , 三人合影照片刊于报纸 , 并说:“与会人士百余人 , 其中最年轻者为青年书法家丁翼及电视节目书法教育主持人傅申 , 老少合影 , 艺坛佳话 。 ”照片见报 , 只是让反对我报考艺术系的家父转变了对我的看法;但是 , 那一次除了合影之外 , 也没有交谈请益的机会 。
第三次见面是在叶公超、陈雪屏二位先生推介江兆申先生与我同进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服务之后 , 从那时起 , 我就热衷于古书画鉴别这门学问 。 一次 , 张大千先生来台北故宫博物馆观赏名画 , 在演讲大厅摆的凹字形的会议桌上看画 , 所有的贵宾及台北故宫正副院长及各处主管都一字排开 , 各自倚桌而坐 , 好像开会一样 , 只有书画处库房的“老牛”在旁服侍——准备一些画卷画册 , 但看画是由大千先生自卷自看 , 没有一人与他同赏或讨论 。 当我无意间闯进去时 , 就很自然地、静静地走到他背后同赏名画 。 记得当他看到一卷后人伪造的五代赵幹的山水卷后 , 说了一句俏皮话:“这一卷连照(音赵)着幹的都不是的啊!”意思是说这是一幅毫无所据的伪赵幹之作 , 我听了为之失笑 。 自此之后 , 也就对其他的画偶然提出一些问题 , 与他讨论 。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中国美术!广州美术学院战“疫”作品即将亮相迪拜世博会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其实后面还有3个字,原来我们一直误解了
- 中国传统文化#五月,一首诗站在窗外
- 盗墓案!中国盗墓史上最长的一次盗墓,屋里挖了整整20年
- 中国经济#2021年度经济学图书有三个特点:思想性、历史叙事及学科交叉
- 湖北省文联$新春佳节氛围浓 中国书法·年展全国行书草书作品展在汉开幕
- 红与黑#方隆昌/澡雪精神——庆祝第24届冬奥会中国画24家学术邀请展
- 奥林匹克!徐晋平/澡雪精神——庆祝第24届冬奥会中国画24家学术邀请展
- 中国艺术&仙福民/澡雪精神——庆祝第24届冬奥会中国画24家学术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