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卢晓:面对“眯眯眼”,我们需要李小龙那样的认识高度和勇气( 三 )


如果往深了说 , 在日本侵占中国的时候 , 也拉拢文化界 , 有人选择屈服合作 , 也有人选择不屈服 。 中国文人的思想层面中 , 是有民族气节存在的 , 当然 , 民族气节我们要倡导 , 但不可能要求所有人 , 当事情临到每个人面前 , 各人有各人的选择 。
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 , 我觉得这种选择变得更容易了 , 而不是更困难 。
李小龙|卢晓:面对“眯眯眼”,我们需要李小龙那样的认识高度和勇气
本文图片

观察者网:可能也正如您说的 , 在时代变化的过程中 , 这种事情可能给个人或企业带来的后果也发生了变化 , 有人可能没有预期到这么严重的后果 。
卢晓:是的 , 有些注意观察的人 , 已经意识到时代变化了 , 但对大众来说 , 认知还需要一个过程 , 或者说每个人的觉悟是不一样的 。 可能大家在各自具体的工作领域中就没有体会得那么深 , 现在觉醒的公众越来越多了 , 又有了互联网这样一个快速传播的工具 。 尤其是如果没有疫情 , 没有贸易战 , 可能这种变化的过程还没那么快 , 现在有那么多显性的事件来触动大家 , 客观上加速了公众的觉醒和中国文化崛起的进程 。
观察者网:如果我们谈得更具体一点 , 为什么像奔驰这样的跨国企业和像三只松鼠这样的民营企业身上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卢晓:实际上和他们广告创意产业的供应链体系有关 , 这个产业的渊源就是我们刚才讲的 , 受西方文化价值观影响的这一波从业者 , 他们学习了西方先进的东西 , 但没有做选择和甄别 , 接受了西方的同化 , 也全盘接受了作为丑化中国的工具这个角色 。 他们缺乏李小龙的认识高度、敏感度和勇气 。
当然 , 这不能只怪广告创意团队 , 品牌形象最终的把关人是公司 , 这些公司在中国市场上 , 首先就要有作为中国人的同理心 , 90后、00后们根据常识都能作出的价值判断 , 公司公关团队却没有感知 , 这不能怪别人 。
但这又引出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 今天整个“主流”创意体系 , 从培训到生产的链条 , 都是跟着西方文化价值体系走的 , 如果从业者自己没有一定的功力 , 对这个问题没有思考 , 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 他们提不出一套既是中国的 , 又是正能量的东西 。
在文化领域 , “现代”与“西方”要解耦 , 关于现代中国的审美和价值观的形象 , 应该是一个正向的形象 , 而不能是一个负面或者附庸的形象 , 一个被西方刻意扭曲固化的工具不能被反过来植入中国主流审美的建构过程 , 最后定义中国的“主流” 。
我想说的是 , 第一 , 现代中国自己的形象标准 , 必须是既能代表人类正向审美 , 又能代表中国人审美共识的 , 而不能由别人来定义中国的审美;第二 , 目前这个领域中国很弱 , 我们自己正向输出能力太小 , 这种审美必需有大量实物载体 , 这就与我现在正在推动的事业有关 , 中国具有国际水准的企业 , 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 就是这种审美的承载者 , 这个过程 , 与中国走国际精品品牌道路的品牌企业逐渐发展壮大是同一个过程 。
观察者网:可能这也是一个战斗的过程?
卢晓:我认为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 因为毕竟全球市场目前是一个公开的市场 。 实际上西方也不是故意专门欺负中国 , 他们对全世界其他民族都是这样的 , 这是西方文化思想和能量的外延 , 涉及到中国时 , 如果中国在这个领域为空 , 别人既成体系的观点和已经成熟的工具自然就会进来占领 。
在这个领域中 , 很多问题是认知问题 , 可能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 认知过程已经产生了空白 , 在改革开放40多年中 , 我们在经济领域里在补课 , 有些已经进入到了全球第一阵营中 , 所以面临了西方的打压 。 但另一方面 , 在精神文明和文化价值观的建设过程中 , 我们虽然有一些传统的东西还在坚持 , 但是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结合的精神文明建设还很欠缺 , 要补的课远远比物质方面还要多 , 因为这方面不可能立刻有产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