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贵族创造了繁复的礼乐制度 , 留下了多样的青铜彝器 , 他们的生活也令人充满遐想 , 然而春秋早期贵族们的日子似乎远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 张昌平教授从考古学角度出发 , 以北白鹅墓地的发掘成果为基础 , 结合自己对同期青铜器的研究 , 展示了平王东迁之后的社会动荡与文化重构 。
本文整理自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张昌平教授的讲座“此情可待成追忆——春秋早期的贵族生活” 。 该讲座系由山西考古博物馆主办的“考古云讲堂”系列第二季第八场 , 本季主要围绕“燕姬的嫁妆——垣曲北白鹅考古揭示的周代女性生活”展览进行 , 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郑媛主持 。
张昌平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现为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副院长 , 历史学院教授 , 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 , 曾任职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湖北省博物馆 , 曾担任法国高等研究院、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等学术机构的访问教授 。 他的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中国青铜时代青铜器 , 著有《商周时期南方青铜器研究》等多部专著 , 目前负责盘龙城遗址考古工作 。
本文图片
张昌平教授著《商周时期南方青铜器研究》书影
“此情可待成追忆” , 即过去的生活很美好 , 现在则较艰难 , 这是基于周平王东迁后的社会场景与西周时期景象对比而萌生的题目 , 在张昌平教授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又添加“燕姬的嫁妆”展览内容而形成 。 该展览基于2020年垣曲北白鹅墓地的考古发现而开设 。 利用一年之内的发掘成果组织成型的展览并不多见 , 这体现了国家近年来重视考古学研究背景下考古人做出的努力 。 在观看展览时 , 不仅仅要看其中的文物 , 还应关注展览本身 。 看展品时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 而看“展览”时 , 要留意主办方定的展览主题以及各单元的思想表达 。 如此次展览 , 就用大红色贯穿 , 很贴合“燕姬的嫁妆”这一主题 。
北白鹅墓地的考古发现
“垣曲北白鹅墓地”虽未获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但涉及平王东迁后的社会格局、当时采邑的政治定位等方向的重要问题 。 两周之际 , 社会文化面貌出现了新的特点:经过夏、商、西周早期等时段后 , 早期国家在西周中期已慢慢走向成熟 , 出现了许多规范社会行为的现象 。 在物质文化方面 , 社会阶层归并 。 尤其是西周中期以后 , 成套的鼎、簋、盘、匜等青铜器被用于宣扬社会礼仪和祭祀活动的庄严性 。 此时的青铜器有几种常见纹饰 , 如窃曲纹(这是中间有一个眼睛 , 两端有回钩的中心对称扁长形图案 , 是一种想象动物的抽象化表现)、重环纹(旋转90度后与垂鳞纹类似 , 可能用于表达动物躯体上的鳞片)等等 。 这些当时流行的纹饰除在北白鹅墓地中的青铜器上外 , 在晋侯墓地M93和M102中都能见到 , 其时代可以根据晋侯家族成员下葬的时间序列推定 。 而在山西之外的虢国墓地与苏家垅遗址中出土的器物上也有类似的纹样 。
本文图片
收藏于山西博物院的晋侯墓地M93出土的窃曲纹簋
本文图片
晋侯墓地M102出土的重环纹匜(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白鹅墓地的发掘工作尚未结束 , 目前已发现较为重要的有M1、M2、M3等墓葬 。 其中M1级别较高 , 在M3中还出土了“匽姬甗”这一重要“嫁妆” 。 而M2与M3被认为是夫妇合葬墓 , 根据当时的礼制 , 丈夫的墓往往较大 , 但在这里夫人墓M2规格较大 。 春秋早期的墓葬中有时夫人墓比国君墓更大 , 这可能是由于女方家族更为显赫 。
- 人文|段改芳:以剪传神——观张永忠剪纸艺术有感
- 摩尼教$看看这些历史名人,你可能想不到,他们是张无忌之前的明教教主!
- 孙张挥@中国有5000多个姓氏,唯有这4大姓氏从未衰弱,你是其中之一吗!
- 张玥阳!从《中国少年说》中,看到新时代的“少年中国说”
- 艺术|张烨与其元宇宙技术团队隆重发布全球首款元宇宙数字艺术项目
- 治病$20岁知青张志远为报恩,“嫁”31岁带4娃寡妇留大山,至今不悔
- 鹤笔翁@玄冥二老的师父百损道人,为何很少在江湖出现?张三丰:他不敢
- 张振福!历时8天 周口工艺大师创作泥塑“虎虎生威”贺新春
- 王安忆|读张爱玲随想
- |“面人张”张俊显:用面人参与“双奥”,传承非遗文化授艺不藏私